固體的能帶理論中,各種電子態按照它們波矢的分類。在波矢空間中取某一倒易陣點為原點,作所有倒易點陣向量的垂直平分面,這些面波矢空間劃分為一系列的區域:其中最靠近原點的一組面所圍的閉合區稱為第一佈裏淵區;在第一佈裏淵區之外,由於一組平面所包圍的波矢區叫第二佈裏淵區;依次類推可得第三、四、…等佈裏淵區。各佈裏淵區體積相等,都等於倒易點陣的元胞體積。週期結構中的一切波在佈裏淵區介面上產生佈喇格反射,對於電子德佈羅意波,這一反射可能使電子能量在佈裏淵區介面上(即倒易易點陣矢量的中垂面)產生不連續變化。根據這一特點,1930年L.-N.佈裡淵首先提出用倒易點陣矢量的中垂面來劃分波矢空間的區域,從此被稱為佈裡淵區。

  第一佈裡淵區就是倒易點陣的維格納-賽茨元胞,如果對每一倒易點陣作此元胞,它們會毫無縫隙的填滿整個波矢空間。由於完整晶體中運動的電子、聲子、磁振子、……等元激發(見固體中的元激發)的能量和狀態都是倒易點陣的周期函數,因此隻需要用第一佈裡淵區中的波矢來描述能帶電子、點陣振動和自旋波……的狀態,並確定它們的能量(頻率)和波矢關系。限於第一佈裡淵區的波矢稱為簡約波矢,而第一佈裡淵區又叫簡約區,在文獻中不加定語的佈裡淵區指的往往就是它。

  佈裡淵區的形狀取決於晶體所屬佈喇菲點陣的類型。簡單立方、體心立方和面心立方點陣的簡約區分別為立方體,菱十二面體和截角八面體(十四面體)。它們都是對稱的多面體,並具有相應點陣的點群對稱性,這一特征使簡約區中高對稱點的能量求解得以簡化(見晶體的對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