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心理學傢。1905年7月2日生於廣東省中山市。1927年入中山大學教育系,1934年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院專攻教育心理學。1937年回國後歷任廣東勷勤大學教育學院、廣東省教育學院、廣東省文理學院教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並兼任系主任。1946年任中山大學師范學院、教育研究所教授。1949年後則先後任華南師范學院、廣東師范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等教授兼副院長,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教育心理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在學術團體方面,兼任廣東省科協主席團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第3、4屆理事、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第1屆常務理事、廣東省心理學會名譽理事長等。他曾於1932年在《教育論壇》上發表“心理現象的發生問題”,試圖用唯物辯證法的規律來闡述人的心理問題。1943年出版瞭《學習心理學》,1944年出版瞭《性格類型學概觀》。他致力於從教育實踐和心理發展的關系中探索如何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為各種心理智能的發展和提高的可能性雖與遺傳和客觀環境有關,但要把這些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則主要取決於對他們的教育。論文有“兒童智力發展的實踐基礎”(1981)等30餘篇,已收入1986年出版的《阮鏡清心理學論文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