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在睡眠中的自發行為。患者當時處在低於正常覺醒水準的意識狀態,能在睡眠中起立行走,回答簡單問題或做出較複雜的行為。夢遊癥每次發作時間為30秒至數分鐘,有的長達1~2小時,事後患者能自動上床入睡,醒後對發作過程全部遺忘。60年代中期有人應用生物反應遙測方法研究夢遊癥者,發現當他們從睡眠中站立起來的時刻,一般都在無夢的正相睡眠期的第3或第4期,亦即中睡期或深睡期,這種現象常發生在睡眠的最初數小時裏。實驗表明,在正相睡眠的第3、4期內扶起有夢遊癥的患者,使之雙雙腳站立,即可誘發夢遊行為,而正常人則不會誘發此癥。如果在異相睡眠期使夢遊癥者站立,則他會即刻醒來而不出現夢遊行為。夢遊癥多見於兒童,尤以男孩為主。兒童的夢遊癥往往能夠自愈,一般在8歲後不再發作。成人夢遊癥者往往有心理異常或精神疾病,夢遊癥常是癔病或癲癇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