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心理學傢。1926年3月3日生於瀋陽。1947年獲北平輔仁大學學士學位,1950年獲碩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科技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科協委員,國際心心理科學聯合會第23、24屆執行委員會委員。曾任第4屆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1984~1989)、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教授,澳大利亞拉特羅佈大學榮譽訪問學者,美國芝加哥大學盧斯研究員,伊利諾伊大學兼職教授,美國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

  荊其誠對西方心理學體系有較深刻的研究,50年代即著書對W.馮特的構造主義和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別進行評述,並探討心理學與自然科學結合所取得的進步。他長期從事視覺功能、距離和大小知覺、顏色視覺及測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雙眼輻合和視網膜象在大小、距離知覺中的作用規律。在中國最早出版有關顏色科學的書籍,提出瞭知覺的宏觀理論。他曾多次參加制定心理學國際學術交流項目及合作計劃,對促進中國心理學界與各國的學術交流作出瞭貢獻。主要論文有“由雙眼輻合產生的深度運動現象”(1965),“我國的感覺和知覺的研究”(1983),“再認、思維和學習的信息過程”(1988)等。著作有《馮德和鐵欽納的構造心理學派的理論基礎》(1958)、《色度學》(合著,1979)、《心理學概論》(和林仲賢主編,1986)、《人類的視覺》(合著,1987)、《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趨勢》(1990)、《簡明心理學百科全書》(主編,199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