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門中已絕滅的1目,多為高大而瘦削的喬木,莖高達20~40米,而直徑卻不超過1米,上部分枝很多,形成卵形或球形的樹冠,與通常松柏類的塔形樹冠不同。葉無中脈,帶狀或匙狀,長可達1米,螺旋排列。葉脈二歧分叉,細密,近平行。生殖器官由排成兩列的短枝組成,稱為複孢子葉球或鬆散的花序。短枝生於不育苞片之腋間,莖部螺旋著生退化葉,頂部著生狹長的孢子葉,單性同株或異株。小孢子葉頂端生有細長的小孢子囊,大孢子葉頂生有胚珠。根、莖的次生木質部都很發育。莖中央的髓部很大大,髓部組織水平裂成薄片,其內模化石屬名髓膜。

  科達目化石始現於泥盆紀地層,但鑒定可疑,早石炭世開始有可靠的化石紀錄,晚石炭世至早二疊世最繁盛,形成廣闊而茂密的森林,為古生代主要造煤植物之一。晚二疊世開始衰落,三疊紀末完全絕跡。

  科達目可能和種子蕨共同起源於前裸子植物。銀杏植物和松柏植物則起源於科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