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練習獲得的能夠完成一定任務的動作系統。技能根據其熟練程度可分為水準較低的初級技能和水準較高的技巧性技能。初級技能的形成需要借助於有關的知識和過去的經驗。初學寫字的兒童,隻有當他清楚地意識到所學的書法知識,並對寫字的動作有意識地進行調節和控制時,才能完成書寫的動作。初級技能隻表示“能夠”完成某種工作,“會做”某件事,而未達到熟練的程度。初級技能如果經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反復練習,動作就會趨向自動化,而達到技巧性技能階段。在技巧性技能中,一系列個別的動作聯合合成為統一的動作系統;意識對動作的調節集中在活動的整體上。多餘動作和不必要的緊張消失,動作速度加快,動作變得穩定、連貫而協調。

  在技能形成過程中,還會出現各種技能動作之間相互影響的形象。這種影響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已形成的技能若促進新技能的形成,叫做技能的正遷移。會騎自行車的人學習駕駛摩托車就比較容易,這是因為新舊兩種技能彼此有某些共同的因素。如果已形成的技能阻礙瞭新技能的形成,就叫技能的幹擾,或技能的負遷移。剛學過漢語拼音,緊接著又去學習英語,由於漢語拼音的幹擾,就會使英語發音、拼音的學習受到影響。這是由於學習者對形同音不同的兩種語言的字母未加區分所致。因此,在掌握兩種相互幹擾的技能時,應對新舊兩種技能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其相同或相異的因素,以便利用技能遷移規律,避免幹擾,促進技能的形成。

  技能按其性質和表現特點,可區分為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兩種。動作技能如書寫、騎自行車及操作車床等;智力技能如演算、寫作等。動作技能主要是借助於骨骼肌肉和相應的神經機構實現的。智力技能是借助於內部言語在頭腦裡進行的。動作技能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基礎,而智力技能常是動作技能的調節者。

  技能是完成活動任務的必要條件,不論生活、學習、工作和勞動,都需要相應的技能。沒有技能,人們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活動。高水平的技能是進行創造性活動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