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囊菌亞門的1目。又稱麯黴目或不整囊菌目。

  本目多為同宗配合,少數為異宗配合。純培養時易產生子囊果,子囊果為閉囊殼,常為球形,無孔口,大多無柄,生於發育較好並具隔膜的菌絲體上,很少生於子座內。子囊果內無側絲。產囊菌絲在遍及子囊果果心的各處進行分枝,並在不同的高度上形成單生或成串的子囊。子囊形成過程中有或無產囊絲鉤。子囊通常球形或近球形,無孔口或囊蓋,無柄,壁薄,易消解,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消解後,子囊孢子從子囊果釋出,,單胞,無色透明或呈淡色至暗色,具各種紋飾,無芽孔,常呈雙瓣結構。產囊體在菌絲體上常見松脫的、無孔口的子囊果。子囊果經風化或由於成熟產囊絲的內部壓力而開裂,子囊孢子不強力射出。

  本目真菌廣泛分佈於全世界,大多腐生,少數寄生。

  本目的分類在真菌學傢中分歧較大。D.I.芬內爾(1973)將本目下分9科:暗膜菌科、黃絲菌科、散囊菌科、裸囊菌科、紅曲科、爪甲團囊菌科、假散囊菌科、嗜熱子囊菌科和發菌科。G.L.貝恩和J.W.金佈羅(1980)隻承認黃絲菌科和發菌科;D.L.霍克斯沃思等(1983)承認黃絲菌科、假散囊菌科和發菌科;O.埃裡克松(1983)僅承認發菌科1科。

  本目的無性型中,包括一些重要工業用菌以及能致人、畜、禽等的深部疾病的致病菌,也有的是儀器、材料的黴腐菌,與人類關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