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肢動物門中已絕滅的1綱。蟲體的外殼縱分為一個中軸和兩個側葉,故名三葉蟲,由前至後又橫分為頭、胸、尾3部。三葉蟲全屬海生,多數營遊移底棲生活,少數鑽入泥沙中或漂遊生活。在古生代寒武紀早期(距今約6億年)就已經出現,種屬和數量都很多,到瞭晚寒武世發展到高峰,奧陶紀仍然很繁盛,進入志留紀後開始衰退,到泥盆紀大減,至二疊紀末(距今約2.30億年)則完全絕滅。

  從背部看去三葉蟲為卵形或橢圓形,不過這種形狀可因受其他附加物如刺或瘤瘤泡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三葉蟲成蟲的長度一般為3~10厘米,寬度為1~3厘米。小型的長度在6毫米以下,超過20厘米長度的少見,目前已知最長的達70厘米。

  三葉蟲體外包有一層外殼,它由礦物質的堅硬部分和比較柔軟的幾丁質部分組成。堅硬的外殼為背殼及其向腹面延伸的腹部邊緣,幾丁質的器官主要為腹面的節肢。腹面除節肢外,其他部分都被柔軟的薄膜所掩蓋。節肢保存為化石的極為少見,一般所采到的三葉蟲化石都是背殼。

  三葉蟲背殼的中間部分稱為軸部或中軸,左、右兩側稱為肋葉或肋部。從前至後分為頭部、胸部及尾部。在腹面,除腹邊緣外,在口部之前為唇瓣或口板,口部之後,在少數三葉蟲中另有一小板,稱為後唇瓣。多數三葉蟲殼面光滑。但也有不少三葉蟲殼面常有陷孔、瘤包、斑點、放射形線紋、同心圓線紋、短刺等。

  頭部(圖1)<為三葉蟲外殼最重要部分之一。多數被兩條背溝縱分為三葉,中間隆起的部分為頭鞍及頸環,兩側為頰部,眼位於頰部。但也有些三分不明顯,呈光滑狀的。多數三葉蟲的頰部為面線所穿過,兩面線之間的內側部分統稱為頭蓋,兩側部分稱為活動頰或自由頰(見彩圖)。

霸王王冠蟲(三葉蟲)

  頭蓋的軸部隆起部分為頭鞍與頸環,兩側為固定頰,兩者為背溝所分開。背溝有深有淺,也有完全消失的。頭鞍的大小、形狀和凸度差異很大,是區別屬群的主要特征之一。頭鞍上常具頭鞍溝,頭鞍溝的數目各類不同,有5對至1對或無,長短及延伸的方向也不一致。頭鞍之後以一頸溝與頸環為界。多數三葉蟲頸環為單節,少數兩側分為前後二部。頸環有全部光滑的,也有縱分為一個中部和兩個側部的。其上,可有一個或數個頸疣或頸刺。頸溝深度極不一致,甚至有的完全不顯。前邊緣是頭鞍之前的背殼部分的總稱,常為邊緣溝分為內、外兩部分,外部常隆起叫做外邊緣,內部稱內邊緣,寬度(縱向)變化很大,甚至可完全缺失。邊緣溝亦可模糊不清。

  狹義的固定頰指眼脊(或其相對位置)之後,眼葉與頭鞍之間的區域,固定頰之後的部分為後側翼和後邊緣。

  眼葉為固定頰外邊緣隆起的部分,其位置與活動頰上的眼相對。眼一般有1對,但也有無眼的。三葉蟲眼分為二類,即復眼和聚合眼。在眼葉與背溝之間常有一隆起的狹的脊線,稱為眼脊,但也有缺失的。活動頰為面線兩外側部分,其外形視面線而定,大小各有不同。面線為頭部外殼上的狹縫,當蟲體脫殼成長時,外殼即沿此縫裂開,使蟲體離殼而出,另行生長,原殼即成空殼。面線分為兩段:眼前方的稱前支,眼後方稱後支,前支與後支穿越眼與眼葉之間彼此合成一單線。面線的後支末端切於頰角之前的,稱為前頰類面線;切於頰角之後的,稱後頰類面線;切於頰角的,稱為角頰類面線,還有少數三葉蟲的面線前支位於頭部的邊緣附近,統稱邊緣面線;也有無面線者。面線的形式是三葉蟲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葉蟲的胸部(圖2)

由若幹胸節組成,形狀不一,胸節數目也各類不同,成蟲最少為2節,最多的可在40節以上。胸部的中間部分為中軸,兩側稱為肋部。每個肋節上具肋溝,兩肋節間為間肋溝。

  三葉蟲的尾部(圖3)

是由若幹體節互相融合而形成的,節數自1節至30節以上不等。尾部的形狀一般多作半圓形,但變化很大,其凸度差異也很大。尾部也可分為一中軸和兩肋部。肋部分節,分節溝有兩種,一為肋溝,另一為間肋溝。肋部可具邊緣,但亦可缺失。邊緣上亦常有邊緣刺。

  三葉蟲腹面的節肢極少保存為化石,迄今為止全世界已發現節肢化石的隻有19個種。三葉蟲節肢(圖4)

組成情況是:有1對單叉型觸角,由多節組成。另有許多對雙叉型的附肢,由兩個支組成,在頭部上有4對,其餘的在胸部和尾部。雙叉型附肢的一支是主支,稱內節肢,普通叫做步腳。另一支為外節肢,即所謂鰓支。附肢以它的前腳基節附著於腹面的皮層,其後為腳基節。內節肢從腳基節伸出,分為7節,有的末端具爪,外節肢從前腳基節伸出,節肢數視各屬群而不同,一般多於內節肢的節數。外節肢上有一排鰓葉。目前一般認為內節肢是用於步行的,外節肢是用於遊泳和呼吸的。

  三葉蟲的口為軟體,未能保存為化石。但口的位置一般認為在唇瓣之後和後唇瓣之前。其他消化器官也極少保存。根據在捷克發現的一種三葉蟲標本,頭鞍上有一梨狀凹陷,凹陷之後有一小管通至尾部末端,此梨狀凹陷可能是胃,其後的小管則是腸。很多三葉蟲的頰部具有不規則的放射形脊線,有人認為這些線體是附著皮層與胃相聯的腺狀體。在一些保存好的標本上,殼面上隱約見有成對的和對稱的凹陷構造,多數在頭、胸和尾的中軸上,被認為是附肢肌肉在殼部的痕跡。至於血管、神經、呼吸系統、生殖系統和排泄系統等究竟如何,僅為一些假設和推斷,尚未被證實。

  三葉蟲的個體發育在已絕滅的古生物類群中是研究較為深入的。三葉蟲是卵生的,經過脫殼生長,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形態變化很大。從具備具有硬殼的幼蟲開始,直至成蟲,一般劃分為3期:幼蟲、中年期、成年期。三葉蟲個體發育中一系列形態的變化亦是分類的重要根據之一。

  三葉蟲綱可以分為7目:球接子目,萊得利基蟲目(見彩圖)、聳棒頭蟲目、褶頰蟲目、鏡眼蟲目、裂肋蟲目及齒肋蟲目。

古萊德利基蟲(Eoredlichia),一種三葉蟲

  中國三葉蟲化石非常豐富,是早古生代的重要化石之一,尤其在寒武紀,屬種繁多,進化迅速,分佈廣泛,是劃分和對比寒武紀地層的重要依據。寒武紀三葉蟲群分區現象特別明顯。經過中國地層古生物學者多年來的實踐和研究,將世界寒武紀三葉蟲動物群分為東方動物群、西方動物群和中間動物群3大類型;同時又將分佈於中國的東方動物群再分為華北型、東南型和過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