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兒童教育學傢、兒童心理學傢陳鶴琴著。商務印書館1925年作為“大學叢書”分上下兩卷出版。全書共24章,其中部分章節在出版前曾作為專文在雜誌上發表過。本書於1930、1933、1947年多次再版,1983年收入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陳鶴琴教育文集》上卷,收入時刪去瞭原書中的“道德問題”和“研究3歲以內兒童之方法”兩章。

  作者從1920年開始,主要以自己的孩子為對象,尤以出生到3歲時的心理發展為重重點,進行瞭持續多年的觀察實驗研究。本書就是在此基礎上完成的。書中論及兒童心理發展的各個方面的問題,包括兒童發展的一般程序,兒童身體(主要是感覺器官)的發展,兒童動作的發展,動作的模仿與擬制,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活動──遊戲,與兒童心理發展直接相關的器具──玩具,兒童心理的幾種主要表現形式──好奇心、懼怕、哭,兒童的學習、言語、美感、繪畫、思想的心理特征,不同性別兒童的心理差異,特殊兒童(主要是耳聾和口吃兒童)的心理缺陷及矯治,以及研究兒童心理的方法和歷史等。書中還配有大量的系統反映兒童身心發展的各個階段和時期的照片及圖表。從書中可以看出,作者十分重視兒童期在人的一生中的意義。他認為,人生的一切活動都要在兒童時期內開始發展,所以人的兒童期是預備適應環境的重要時期。此外,兒童期對社會和傢庭也有重要的意義。對社會來說,兒童期是接收文化的時期,文化的傳遞很大程度上是靠兒童期的功用;對傢庭來說,兒童的重要地位在於鞏固傢庭的團結力,增進傢庭的幸福和快樂;傢庭成員間的同情心、犧牲精神等均可因此得到格外的發展和培養。

  作者是中國最早以觀察實驗的方法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學者之一,該書反映瞭作者長期從事兒童心理研究的成果,出版之後,在當時有較大的影響,對心理學和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許多著名學者曾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