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皮亞傑著。瑞士的訥沙泰爾市的德拉肖-涅斯特萊出版社1923年出法文版,共5章;在後來的第3版中又增加瞭6章。1980年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傅統先根據M.加本和L.加本的英譯本翻譯的中譯本。

  在本書中,皮亞傑為瞭探討兒童的語言和思維與成人的區別,以及兒童語言和思維的特點及兩者間的關係,運用他所獨創的“臨床法”進行觀察和研究,發現兒童的語言和思維與成人的有著質的區別,而不是像以前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僅僅是在知識和見識方面存在量量的差別。他認為,把兒童看成是“小大人”的觀點是錯誤的。第1章記錄瞭兩個6歲兒童在一個月內的自發語言,發現兒童的談話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自我中心的和社會化的。自我中心的語言又可分為重復、獨自、雙人或集體獨自3種;社會化的言語可分為適應性先知、批評、命令和請求或威脅、提問、答復等5種。與此相關的兒童思維也是自我中心的。第2章研究4~7歲兒童在同伴中的交談類型和發展階段,認為兒童在7歲以前仍是自我中心的,很少有真正的辨析和抽象思維方面的合作,也感覺不到自相矛盾的意見。第3章是用孩子們彼此講故事的方法,研究兒童在交談時是否彼此理解,結果發現兒童從7、8歲起才有真正理解的談話。第4章研究9~11歲兒童言語理解的一些特點,即7、8歲以後到成為純言語思維之前的言語方面的混沌狀態。第5章記錄瞭一個6歲兒童在10個月內自發提出的1000多個問題,探討兒童所提出的問題具有什麼樣的邏輯的功能,發現3~8歲兒童思維的主要范疇可以表示為解釋的功能、混合的功能和推理的功能。第6 章對成人與兒童之間和兒童與兒童之間談話的語言進行瞭比較,闡述瞭"理智的自我中心狀態"的特征。

《兒童的語言和思維》英譯本的扉頁

  本書所運用的臨床法及關於兒童語言和思維特點的研究結果,成為皮亞傑以後研究工作的基礎,並對後來兒童心理學界對兒童語言和思維的研究產生瞭廣泛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