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形成的脂質-蛋白質複合物。脂蛋白中脂質與蛋白質之間沒有共價鍵結合,多數是通過脂質的非極性部分與蛋白質組分之間以疏水性相互作用而結合在一起。因此,脂蛋白的物理特性與其所含的脂質和蛋白質的性質都有密切關係。

  脂蛋白種類很多。通常用溶解特性、離心沉降行為和化學組成來鑒定脂蛋白的特性。可溶性脂蛋白──血漿脂蛋白在動物體內脂質的運輸方面起重要作用,脂蛋白中的脂質還能與細胞膜的組分相互交換,參與細胞脂質代謝的調節;;此外,血漿脂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型心血管疾病之間有密切關系,低脂蛋白血和高脂蛋白血也都是血漿脂蛋白異常的疾病。不溶性脂蛋白是各種生物膜(如細胞膜、細胞器膜)的主要組成成分。

  血漿脂蛋白分類 根據脂蛋白顆粒的大小和它們的水合密度(即在特定的鹽密度溶液內的漂浮行為)用超離心技術可把血漿脂蛋白分成四個密度范圍不同的脂蛋白族: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還可以再分成兩個亞族:LDL1LDL2用改進的超離心分離技術可把高密度脂蛋白再分成三個水合密度亞族:HDL2HDL3和極高密度脂蛋白(VHDL)。

  根據不同脂蛋白所帶電荷和顆粒大小的差別,臨床化驗常用電泳方法(濾紙電泳,瓊脂糖凝膠電泳,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或醋酸纖維薄膜電泳)將血漿脂蛋白分為四個區帶。以血清球蛋白的遷移率作為參比對照;HDL與α-球蛋白共遷移故稱為α-脂蛋白;LDL與β-球蛋白共遷移,稱為β-脂蛋白;VLDL區帶遷移在β-脂蛋白之前故稱前β-脂蛋白;乳糜微粒留在原點樣處不動。電泳技術是臨床檢驗血漿脂蛋白類型的有效工具,因此臨床檢驗一般引用這一命名系統。

  血漿脂蛋白的命名主要是根據超離心分離方法。表1列出人血漿脂蛋白的分類及其物理特性和化學組成。

  血漿脂蛋白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組成 各類血漿脂蛋白在脂質(三酰甘油、磷脂、膽固醇和膽固醇酯)的含量和各種脂質的組成比例上不相同;脂蛋白中所含載脂蛋白的類別和比例也不相同。脂蛋白的物理特性與它們的脂質含量和組成以及載脂蛋白組分的性質有密切關系。脂蛋白中的脂質含量高,脂質與蛋白質的比值大,則脂蛋白的水合密度小(表1);如乳糜微粒脂質/蛋白質比值為49,脂質總量為98%,水合密度最小)。飄浮率(Sf)與脂蛋白中各類脂質的相對比例有直接關系;Sf值大者分子量和顆粒直徑也大。攜帶三酰甘油最多的乳糜微粒是最大的脂蛋白,直徑大於70納米,最大的可達到500納米;其Sf值也比其他脂蛋白高;分子量超過109。高密度脂蛋白(HDL1和HDL2)所含三酰甘油少而磷脂含量較高,其漂浮率、分子量和顆粒直徑都比其他脂蛋白低。各類脂蛋白的差別(各種脂質的相對克分子比例)也反映極性脂質與非極性脂質的變動。總磷脂和總膽固醇含量的比例以VLDL(0.818)和HDL(0.91~0.969)比LDL(0.478)高。膽固醇酯與遊離膽固醇的比例則LDL(4.75)和HDL3(3.62)高於VLDL(2.14);其中LDL的總膽固醇含量達總脂質的46%。從表1可以看出各類脂蛋白的脂質特征;乳糜微粒主要含外源性三酰甘油;VLDL主要含內源性三酰甘油,其磷脂主要是磷脂酰膽堿和鞘磷脂;LDL的膽固醇酯含量高;HDL含磷脂酰膽堿,膽固醇酯含量亦高。新生兒血漿內HDL含量比成人高;同年齡的雌性動物血漿內HDL含量比雄性動物高30~60%。

表1 人血漿脂蛋白的分類及物理特性和化學組成

  脂蛋白內的蛋白質組分稱為載脂蛋白。利用超離心浮選、區帶離心和生物膠(Bio-Gel A5m)分子篩層析技術已分離出多種脂蛋白亞族;再通過脫脂能得到許多種載脂蛋白;它們以不同的比例存在於各類脂蛋白中。最大的脂蛋白乳糜微粒隻含2%或更少量的載脂蛋白;而最小的 HDL或VHDL所含載脂蛋白量高達50%以上。有些載脂蛋白是脂蛋白的結構蛋白(如載脂蛋白 B是乳糜微粒、VLDL和LDL的結構蛋白);另外一些載脂蛋白則具有不同的功能。(表2)列出人血漿脂蛋白內各種載脂蛋白的名稱、分子量和功能。

表2 人血漿脂蛋白的載脂蛋白

  血漿脂蛋白的代謝 乳糜微粒在小腸粘膜細胞內合成裝配,然後分泌到血液中去。它負責輸運消化道內吸收的外源三酰甘油到其他組織中去。極低密度脂蛋白是在肝臟內合成裝配,也分泌到血循環中去。小腸粘膜細胞也能合成裝配小量。極低密度脂蛋白負責輸運肝臟和小腸合成的內源三酰甘油。乳糜微粒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流中都被肝外組織內皮細胞表面的脂蛋白脂肪酶水解從其三酰甘油組分中釋放出脂肪酸(給肌肉供能或貯存起來)。低密度脂蛋白是在血循環內形成的,主要來源是極低密度脂蛋白。後者首先降解形成中間密度脂蛋白(IDL),最後轉變成低密度脂蛋白。它是攜帶膽固醇的脂蛋白,所含膽固醇總量高達42~46%。膽固醇輸運到肝外組織可用於裝配膜,也能在脂蛋白之間,脂蛋白和組織間進行交換。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在肝臟和腸內進行,先合成新生的圓盤狀HDL顆粒(含載脂蛋白AI和ARP、磷脂和遊離膽固醇),然後在血循環中轉變成球形的HDL,此時通過LCAT酶促反應將膽固醇轉變成膽固醇酯移向顆粒中心。高密度脂蛋白也是攜帶膽固醇的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從細胞膜,從外周組織,從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表面清除膽固醇,將其輸運到肝臟(或腎上腺皮質,性腺等組織)進行降解。高密度脂蛋白在血漿內的濃度和它的代謝對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速度有很大影響,HDL能清除肝外組織的膽固醇從而抑止膽固醇的堆集。

  人體脂蛋白代謝的任一環節的失調都可能導致高脂血癥或高脂蛋白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