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足綱帶馬陸目奇馬陸科隴馬陸屬的1種。雄性體長26毫米,寬約2.5毫米。雌大於雄。側突窄,全體近似圓柱狀,由20體節組成,黑褐色,每個體節後緣有1條寬的黃色橫紋。臭腺小孔位於第5、7、9、10、12、13、15~19體節的側突上。顎唇部缺少前底節和結節,單唇基節前端伸入兩舌葉間而不把它們分開。

  雄性生殖肢1對,由第7體節腹面的凹孔裏伸出。凹孔橫長,中間稍有收縮。左右生殖肢不癒合;基節粗大;末端有一角狀突;前股節短小,具有有許多細長的剛毛;股節長大,可以明顯地看到縱貫其中的精溝,後股節界限不明。脛跗節分2支:脛支窄長,跗支有2尖角,上尖角寬大。寬大的跗支是寬跗隴馬陸區別於其他隴馬陸種類的主要特征。

  在中國甘肅省臨夏地區,7~8月是此種馬陸的交尾盛期。交尾時,雄性爬到雌性背部,再翻轉到雌性身體前半部腹面,以生殖肢伸入雌孔。9~10月此蟲逐漸減少,冬季蟄居於較深的土層中,卷曲呈環狀。

  馬陸是一味中藥,《本草綱目》中已有記載,迄今流行於民間,用以治療癤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