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科花鼠屬、東美花鼠屬和花松鼠屬計20多種動物的通稱,因體背有數條明暗相間的平行縱紋而得名。體型中等,尾長,尾毛長而蓬鬆,呈帚狀,並伸向兩側。四肢略長,耳殼明顯露出毛被外。

  花鼠屬種類最多,約20種,大都分佈在北美洲,從平原和海岸林區直到2500米以上的高山林灌帶都有棲息。本屬各種的體型大小、毛色均不相同,體長9~15釐米,尾長7.5~13釐米,體重30~120克。

  僅有花鼠(見圖))1種分佈於歐洲東北部和亞洲北部林區,向南可分佈到中國東北、華北、陜西和甘肅南部及四川北部山地。個體較大,長約15厘米,尾長約10厘米,體重100克以上;背毛黃褐色,臀部毛橘黃或土黃色,因背上有5條黑色縱紋,俗稱五道眉花鼠。棲息於林區及林緣灌叢和多低山丘陵的農區,多在樹木和灌叢的根際挖洞,或利用梯田埂和天然石縫間穴居。多白天活動,晨昏最活躍,常在地面及倒木上奔跑,亦善爬樹,行動敏捷,不時發出刺耳的叫聲。以各種堅果、種子、漿果、花、嫩葉為食,亦吃少量成、幼昆蟲。有貯存食物習性。冬眠。早春開始繁殖,孕期約1個月,每年生育1~2窩,每胎產4~6仔,最多10仔。

  花松鼠屬隻有2個區別不大的種:明紋花鼠和隱紋花鼠。明紋花鼠主要分佈在熱帶與亞熱帶林區,在中國僅見於雲南、廣西的山林中,向南可分佈到中印半島和馬來半島。隱紋花鼠主要分佈在中國的溫帶和亞熱帶森林中,北至燕山,南到臺灣、海南、雲南諸省,直至緬甸北部和中印半島。

  花鼠類啃食部分樹籽和樹皮,對林業有輕度危害。花鼠還危害作物和盜食糧食。其毛皮有花紋,可拼制婦女和兒童的衣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