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鱺目鰻鱺科鰻鱺屬的1種,又名鱸鰻。最大個體可達35千克。體形似鰻鱺,吻圓鈍,眼間隔寬平,稍大於吻長。唇褶寬厚。鱗排列呈席紋形鱗群,鱗群互相垂直交叉,隱埋皮下。側線中位,側線孔明顯。奇鰭互連;背鰭低而長,始點與臀鰭始點間距大於頭長。脊椎骨100~110塊。體灰褐色,腹面白色,體及鰭上具雲狀花紋,並有大小均勻的灰黑色斑點;背鰭和臀鰭後部邊緣黑色。是世界上鰻鱺屬中分佈最廣泛的1種,北至南朝鮮濟州島,東至小笠原群島,南至南太平洋的馬克薩斯群島,西至非洲東海岸的納納塔爾。在中國,自錢塘江至海南省各江河水系中都有分佈。棲息於河口、山澗、溪谷和水庫的石隙洞穴中。性兇猛,常在夜間活動,以小魚、蝦、蟹等為食。為降河產卵洄遊性魚類。在中國福建九龍江,每年3~7月在河溪中營穴居生活。當10~11月刮西北風時節,即開始往河口移動,入海產卵。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為珍貴食用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