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馬爾庫塞

  美國哲學傢、社會學傢,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98年7月19日生於柏林。就學於柏林大學和弗萊堡大學,1922年在M.海德格爾指導下取得博士學位。A.希特勒上臺後,於1934年避居美國,1940年加入美國國籍,並在美國參加遷美的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任美國外交部官員,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1979年7月29日在施塔恩貝克去世。主要著作有:《理性與革命》(1949)、《愛欲與文明》(1955)、《蘇聯的馬克思主義,批判的分析》(1958)、《單向度的人》(1964)、《心理分析和政治》(1968)、《論解放》(1969)、《反革命和造反》(1973)、《藝術和永恒性》(1976)等。

  馬爾庫塞在《理性與革命》一書中認為,理性是黑格爾哲學的中心,而黑格爾的理性是與革命聯系起來的,理性在社會實踐中的表現就是革命。工人階級在革命前與革命成功後都按理性行動。該書強調瞭否定的力量。在《愛欲與文明》一書中,馬爾庫塞強調,自我在現實原則之外,還有一種行動的原則;在S.弗洛伊德所說的創造文化所必需的壓抑之外,還有一種超出這種必需的壓抑,即多餘的壓抑;由於文化的發展已到瞭不一定要有壓抑的時候,可以讓性的本能發展而不需要文化的約束。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一書中認為,在發達的工業社會之前,物質享受水平不高,人們有精神上的反抗與進取,是雙向度的人;到瞭發達的工業社會,物質享受豐富,但精神受到支配,沒有瞭精神上的反抗與進取,成瞭單向度的人。他還認為在現在的社會中,工人階級已失去瞭反抗性,需要在黑人、學生、街頭人等沒有受到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侵蝕的人們中去尋找反抗力量。

  馬爾庫塞的批判的社會理論是思想的批判,認為理論先於實踐,先有思想的批判才有社會的改造。這種理論在揭露資本主義的嚴重缺陷方面有一定積極作用,曾在1968年的西方各國的學生運動中產生過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