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物質系統在時間進程中維持和改變某種狀態的特性。穩定是指系統在受到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幹擾以後能夠自動回到原來狀態,不穩定是指不能回復到原來狀態。任何事物的穩定性總是相對的,即相對於一定方面,存在於一定的範圍之中。穩定之中蘊藏著不穩定,並且不斷地轉化為不穩定。

  19世紀法國生理學傢C.柏爾納(1813~1878)最早從生理學角度提出瞭生命內環境的“穩態”概念,表明有機體具有特種自我調節機制,可通過代償性活動抵消外界刺激的不不利作用,以保持整個機體的穩定狀態,維持正常生命。20世紀初,C.E.申農系統地發展瞭這種穩態理論,具體分析瞭生命機體如何依靠作為“液床”的體液系統而維持整個內環境的穩態,並指出有機體之所以穩定,正因為它有輕微的不穩定,這正是使機體保持真正穩定的必要條件。

  現代物理學的發展,進一步豐富瞭人類在這一方面的認識。量子力學表明,一個原子系統依靠電磁相互作用而維持其穩定結構,基態原子雖然在一定作用下能躍遷到激發態,但經歷一定時間仍然可以自發回到基態。這種穩定性並不是絕對的,在化學反應中,由於大部分原子的外層電子不滿層,它們易於釋放或吸收外來的電子而形成化合物,即使少數具有滿層電子的惰性元素也會在更大能量作用下失去電子。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原子核靠強相互作用維持其結構,因而比原子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原子序數大於92的重核,則容易發生自發裂變或衰變,而形成另一種穩定的核。現代物理學預言,質子也不穩定,可以衰變。

  控制論、系統論、非平衡態熱力學等學科進一步研究瞭各種物質形態的一般穩定性問題。按照俄國科學傢Α.Μ.裡雅普諾夫(1857~1918)的理論,系統的穩定狀態有不同的類型,即穩定狀態、周期性穩定狀態和不穩定狀態。一切系統或者通過負反饋調節減小偏離趨勢,回到原來狀態;或者通過正反饋振蕩增大這一趨勢,過渡到由選擇系統決定的穩定性;或者完全失去穩定性,導致系統的解體。因而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一個穩定和不穩定相互消長又相互轉化的過程。此外,英國科學傢W.R.阿什貝(1903~  )還討論瞭超穩系統和由此產生的多穩系統。超穩系統擁有多種對付幹擾的反應方式,當系統趨於崩潰時,它可由一種方式跳躍到另一方式,並通過特定修復機制回到原來狀態,因而這種系統的特點就在於通過周期性振蕩的極大不穩定而維持穩定。多穩系統由多個暫時相互獨立的超穩系統所組成,它們可分別適應於環境的某些特殊方面,以局部的不穩定達到整個系統的相對穩定性。這些研究成果豐富瞭我們對穩定性和不穩定性辯證關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