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中國唐代哲學傢、文學傢。字退之,生於唐代宗大曆三年,卒於唐穆宗長慶四年。河南南陽(今孟縣)人。先世曾居昌黎,故也稱韓昌黎。他雙親早喪,由嫂撫養。自幼刻苦學習,熟讀儒傢典籍。貞元間由地方推官入朝,曾任監察禦史,旋被貶為連州陽陽山(今廣東西北)縣令。永貞時遇赦。元和以後,歷任國子博士等職。隨裴度平淮西有功,升為刑部侍郎;又因諫迎佛骨,復遭貶為廣東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後為國子祭酒,後轉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卒後,贈禮部尚書,謚文,世稱韓文公。著作編為《韓昌黎集》,其中《原道》、《原性》、《原人》、《與孟尚書書》、《諫迎佛骨表》等,是他政治思想和哲學理論的代表作。

  韓愈政治上傾向保守,但又主張輕徭薄賦,反對藩鎮割據。文學上有卓越貢獻,被稱為“唐宋八大傢”之一。他一生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極力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其散文在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對後世影響很大。

  韓愈在哲學上持天命論,認為“貴與賤、禍與福存乎天”,“人生由命非由他”。但又很重視人的作用,認為“人者,夷狄禽獸之主也”,聖人可以代天行道,“先天不違之謂法天,道濟天下之謂應道”,把順天安命的法天思想與居仁由義的濟世思想結合起來。他宣揚“聖人立教”的觀點,認為人類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政治制度都是“聖人”創造的,“聖人”使人類由野蠻狀態進入文明社會。韓愈把仁義道德宣佈為“聖人之道”,這個“道”世代相傳,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到孟子,構成瞭一個所謂一脈相承的“道統”。韓愈以繼承道統使之綿延萬世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他認為佛教、道教的思想與儒傢的經世思想是對立的,所以竭力排擊佛、道,指斥它們破壞封建君臣、父子、夫婦的倫常關系,是國無寧日的禍根。提出“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以“博愛”為“仁”,行為合乎社會等級秩序為“義”,實行“仁”和“義”為“道”,內心具備“仁”和“義”為“德”。強調“道”和“德”是沒有確定內容的“虛位”,而“仁”和“義”是有確定內容的“定名”。“道”和“德”決不能離開“仁”和“義”。認為佛、道理論的錯誤在於把“清凈寂滅”作為“道”和“德”的內容,離開“仁”和“義”講“道”和“德”,走上瞭毀滅倫理綱常的道路。

  韓愈繼承孔子“惟上知與下愚不移”的觀點和董仲舒的人性思想,第一次明確提出瞭性情三品說。認為“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由於接觸到外界,受到刺激後而產生的內心反應。性包括仁、義、禮、智、信“五德”,情包括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性是情的基礎,情是性的表現,隻能因情以見性,不能滅情以見性。由於不同人各自具有的五德參差不齊,所以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上品的人性是善的,中品的可善可惡,下品的人性是惡的。除中品外,上、下品的人性都不能改變。人的情也有三品,上品的情,一發動就合乎“中”;中品的情,有過或不及,但大體上合乎“中”;下品的“情”則完全不合乎“中”。性的三品與情的三品相對應。韓愈的性情說在於維護封建倫理綱常,但關於性、情既區別又聯系的觀點具有反對佛教滅情復性說的積極意義。

  韓愈教育思想具有較多樸素唯物論和樸素辯證法因素。他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主張“業精於勤”、“行成於思”,提倡勤奮學習和獨立思考。他還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種師生教學相長和青勝於藍的思想,是精辟的。

  韓愈排斥佛道、尊崇儒學的思想,對後來宋明理學的形成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