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能力和創造的成果。“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 culture,原意為對土地的耕耘和對植物的栽培,以後引申為對人的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培養。在中國古籍中,文化的涵義是文治與教化。廣義的文化總括人類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能力、物質的和精神的全部產品。狹義的文化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有時又專指教育、科學、文學、藝術、衛生、體育等方面的知識和設施,以與世界觀、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識形態相區別,文化中的積極成果作為為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便是文明。

  文化是具體的歷史的現象。在人類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文化具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民族賦予文化不同的民族特點。在階級社會中,文化不同程度地打上瞭階級的烙印。新舊文化之間存在著批判改造與繼承發展的關系。不同民族的和不同階級的文化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關系。社會主義文化是在批判地吸取世界歷史上各民族文化的精粹並總結新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起來的,其性質與一切舊文化根本不同。人類文化發展的總趨勢是不斷推陳出新,新興的、進步的文化克服腐朽反動的文化而不斷向前發展。人類文明從來是以進步文化為基礎,沒有進步文化的發展,就不會有文明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