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什葉派聖城。位於今伊朗首都德黑蘭以南約150公裡處。kum 一詞的阿拉伯語命令語態含有“起來”之意。什葉派的許多聖訓都宣稱庫姆曾是該派避難的地方。816~817年間,什葉派第八代伊瑪目阿裏·本·穆薩·利達之妹法蒂瑪·馬爾蘇瑪因探望其兄,途經庫姆時病故,後建陵墓於庫姆河南岸,稱為馬爾蘇瑪墓。1502年,波斯沙法維王朝宣佈什葉派為國傢教派,並設總部於庫姆。在國王的命令下,庫姆得到全面整修。馬爾蘇瑪墓飾以花磚金箔。墓北建起禮拜大殿和喚拜樓;並辟有寬闊的廣廣場,以供商賈貿易。庫姆作為聖地的名聲日隆。及至沙法維王朝阿巴斯一世大帝(1588~1629在位)時,又號召什葉派信徒朝拜庫姆與馬什哈德,不要去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伊拉克朝拜該派聖地。當時,伊斯蘭學者雲集庫姆,宗教教育大大發展。名人陵墓也隨之增多。從此,聖地的地位確立,至今不衰。

  在庫姆建有伊斯蘭世界聞名的、培養什葉派烏萊瑪(宗教學者)的庫姆神學院。除伊朗本國以外,還接納來自伊斯蘭各國的留學生。什葉派不少神學傢、法學傢,包括有名的教法創制者、阿亞圖拉皆出於該學院。1935年籌建的庫姆博物館位於馬爾蘇瑪陵墓大殿的西面,內藏《古蘭經》手抄珍本等文物。陵墓旁還建有一座大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