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東派教會之一,屬一性論派。科普特一詞是7世紀中葉阿拉伯人佔領埃及時對埃及居民的稱呼,以後專指信奉科普特禮儀的基督教信仰者。431 年以弗所公會議以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區的修道士優提克斯提出基督隻有神性,其人性已經融合於神性之中的一性論主張,在451年卡爾西頓公會議上被斥為異端;但他所代表的基督論思想在埃及等地受到普遍擁護,這些地區的一性論派反對卡爾西頓信經以及正統教會關於基督一位二性的教義,逐漸和東方正統教會分離,形成獨立的一性論派教會。經過長時間的的發展,埃及地區的科普特教會已形成具有民族特點的科普特禮儀。崇拜儀式中,大都用古代科普特文(現在有些地區也使用阿拉伯文)。在埃及,科普特教會至今仍是基督教各派中最大的教會,宗主教座堂設在亞歷山大裡亞。屬科普特教會的自治教會,有埃塞俄比亞教會。它尊崇亞歷山大裡亞宗主教的首席地位,首腦為阿克蘇姆都主教,其人選在埃及血統的隱修士中產生,經亞歷山大裡亞宗主教祝聖,教會中稱為阿佈拿(阿拉伯文Abuna,意為“我們的父”)。阿佈拿在一些埃塞俄比亞血統的都主教協助下管理教會。禮儀基本和埃及科普特教會相同,但更講究守齋。在帝國時期曾為國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