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伊斯蘭教門宦之一。源於中亞人納吉姆丁·庫佈拉所創的庫佈拉維教團,教法上屬哈乃斐學派。明末清初傳入中國,教徒分佈在甘肅東鄉和康樂等地。據傳,第一個將庫佈林耶傳入中國的是一位名穆呼引弟尼的外籍傳教師。他曾經三次來中國傳道,最後於明洪武三年(1370)定居河州(今甘肅臨夏)東鄉大灣頭,改姓張,號玉皇,字普濟,躬耕鄉民所贈的九畝土地,成為東鄉族的成員。和他同來的還有其子艾海買提·克比若·白賀達吉,後繼任第二輩教長,發展瞭不少教徒,當地漢族亦有隨教者。其子孫相襲襲教長達11輩。稱張門或大灣頭門宦。

  庫佈林耶門宦除遵行五功外,主要是靜修參悟。靜修分40天、70天、120天不等。屆時幽居山洞,默念迪克爾(贊頌詞),做禮拜,日食7枚大棗和數杯開水;於阿麥裡時點香高念《古蘭經》、《卯路提》和《麥達依哈》;以“傳轉”《古蘭經》為亡人贖罪;舉行殯儀時不脫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