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頂

  隋唐僧人。天臺宗五祖。俗姓吳,字法雲。原籍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後遷臨海章安(今屬浙江)。時稱章安大師、章安尊者。7歲入攝靜寺依慧拯出傢,20歲受具足戒。南朝陳至德元年(583)到天臺山修禪寺拜智懠為師,學習天臺教觀。隨隨侍左右聽講《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後都由他集錄成書,世稱天臺三大部。開皇十五年(595)隨智懠至金陵,作《凈名經文疏》;十七年智懠圓寂後,移住天臺山。翌年將智懠遺書和《凈名經文疏》等帶到揚州獻給晉王楊廣。旋奉楊廣命,為智懠設千僧會,建國清寺。仁壽二年(602)應詔帶《法華玄義》、《凈名經文疏》等入長安,繕寫校勘,在宮廷中廣為弘揚。隋末兵興,乃隱居山寺,潛心編撰。其間撰成《大般涅槃經玄義》2卷、《大般涅槃經疏》33卷。晚年移住會稽“稱心精舍”,講說《妙法蓮華經》。天臺宗由於灌頂的弘揚而更加盛行。

  重要撰述有《國清百錄》4卷和《智者大師別傳》1卷、《天臺八教大意》1卷以及《涅槃玄義》、《涅槃文句》和《觀心論疏》、《真觀法師傳》、《法界次第觀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