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

  北宋初著名道士。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據《宋史》本傳稱,系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早年讀經史百傢之言,有撥亂濟世之志。後唐長興年間,舉進士不第,遂隱居武當山九室巖,後移居華山雲臺觀和少華石室,與隱士李琪、呂洞賓等為友。五代代末,後周世宗好黃白術,於顯德三年(956)召摶至宮中,問以飛升黃白之術,摶答以“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致治為念,奈何留意黃白之事乎?”世宗命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受,賜號“白雲先生”。據傳,他善知人意,知人禍福。又善睡,常百餘日不起,世稱“隱於睡”或“以睡玩世”者。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至京師建議宋太宗“遠招賢士,近去佞臣,輕賦萬民,重賞三軍”。甚得太宗寵信,賜號希夷先生。相傳享年百餘歲。

  陳摶好《易》。曾作《無極圖》、《先天圖》,並將《無極圖》刻於華山石壁。今均無存。據記載,前者為一種宇宙生成圖式,後者為六十四卦圖式。邵伯溫《經世辨惑》稱:陳摶之易學,“不煩文字解說,止有圖以寓陰陽消長之數,與卦之生變”。或稱兩圖式均為道傢修煉術。但其易學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宋史·朱震傳》稱:“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放傳穆修,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或稱周敦頤《太極圖說》亦由《無極圖》演化而來。

  著述頗多。《宋史·藝文志》著錄有《易龍圖》、《九室指玄篇》、《人倫風鑒》各1卷;另有《三峰寓言》、《高陽集》、《釣潭集》及詩600餘首。均佚。現存題名陳摶的作品有《陰真君還丹歌註》,收入《正統道藏》,《易龍圖序》收入《安嶽縣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