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世界總體的看法,包括人對自身在世界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亦稱宇宙觀。它是自然觀、社會歷史觀、倫理觀、審美觀、科學觀等的總和。哲學是它的理論表現形式。

  世界觀的基本問題 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世界觀的基本問題(見哲學基本問題)。世界觀可以劃分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種根本對立的類型。唯心主義世界觀用精神的、意識的活動解釋世界。它們或者貶低人的價值和力量量,認為隻能順從神靈意志、乞求神靈憐憫;或者過分誇大個人意志的力量,把世界看作是可以任人擺佈的東西,把歷史看作個別偉大人物的創造物。這兩種極端實質上是相通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承認世界的物質性、客觀性,承認物質世界是按其自身的規律運動和變化的。人類社會是統一的客觀自然界的一個部分,人的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人的活動必須遵守客觀規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進一步承認客觀世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統一體。客觀世界內部矛盾的對立和統一是它自身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根本原因。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發展的最高產物,是一種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有意識的、具有自覺能動性的物質運動過程。人類可以通過社會實踐認識和改造周圍的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自身。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隨著社會實踐的歷史發展不斷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是人類歷史上最進步的、唯一科學的世界觀,是對人類自身的力量和人類的未來充滿信心的世界觀。

  世界觀的階級性 世界觀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和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在階級社會中,由於人們所處的階級地位、參加社會實踐的方式、利害關系不同,世界觀也各不相同。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世界觀總是統治階級的世界觀。統治階級利用它們擁有的政治和經濟的統治地位廣泛地宣揚本階級的世界觀,用以影響其他各階級,用思想的統治來進一步鞏固自己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統治。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發展到必須改變舊生產關系,危及統治階級統治地位的時候,統治階級總是這樣或那樣地掩蓋和歪曲客觀真象,抹殺客觀矛盾,力圖把現存的社會秩序說成是上天安排的永恒不變的,極力貶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保守的、反動的統治階級的世界觀,按其本質來說,總是傾向宗教、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代表新興生產力的革命階級,為瞭適應改變生產關系和發展生產力的需要,總是或多或少地要求人們面對客觀事實,如實地反映客觀現實,正視客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人們有改革社會秩序的能動作用。革命階級的世界觀按其本質來說,總是傾向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但是,社會階級關系是復雜的,歷史發展道路是曲折的,因而世界觀的表現形式也極其錯綜復雜。例如19世紀初,德國軟弱的新興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卻在G.W.F.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中得到表現。黑格爾哲學雖然是唯心主義的,但在他的哲學中辯證法得到瞭充分的發展,而且在唯心主義形式中隱藏著深刻的唯物主義內容。

  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是唯一徹底的科學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不是完全科學的世界觀,因為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剝削階級的偏見經常歪曲社會歷史,生產規模的狹小又限制著人們的眼界。人們對於社會歷史隻能限於片面的瞭解。舊唯物主義不能把唯物主義原則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所以舊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表現出不徹底性。到瞭近代,大工業的出現打破瞭生產規模狹小而造成的局限,使人們有可能對社會歷史的發展作全面的瞭解。伴隨著大工業而產生的無產階級代表著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要求,它擔負著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消滅階級、解放全人類和建立共產主義的偉大歷史使命。無產階級是唯一消除瞭階級偏見的、大公無私的階級,這就使它有可能對社會作出科學的認識。隻有當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後,作為無產階級世界觀的辯證唯物主義克服瞭舊唯物主義世界觀的不徹底性,把唯物主義原則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產生歷史唯物主義,才使這一世界觀成為徹底唯物主義和徹底辯證的科學世界觀。

  世界觀的相對獨立性 任何世界觀的形成和確立都要利用先前遺留下來的現成的思想材料,新世界觀和舊世界觀之間存在著某種歷史的繼承關系。德國古典哲學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但它卻是無產階級世界觀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

  世界觀的變革和社會變革不完全同步。新世界觀往往產生於舊社會,它為新社會的誕生而呼喚。當舊社會已被改造後,舊世界觀往往還會在新社會中殘存,繼續產生影響。

  世界觀的實踐意義 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態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終是由世界觀決定的。對一定世界觀的信念是確定人們實踐活動方向的精神力量,進步的革命的世界觀鼓舞人們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事業而鬥爭,反動的世界觀則蒙騙人們,為垂死腐朽的東西效勞。正確的世界觀可以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提供正確的方法,對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世界觀會給人們的活動帶來方法上的失誤,從而造成工作的挫折和失敗。

  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要求人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根據對客觀事物自身固有的矛盾的分析,找出它運動變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用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真理、修正錯誤。這是人們從事實踐活動,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唯一科學方法。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揭示瞭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地指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必然性和真理性,因而也稱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它激勵和鼓舞著人們為共產主義而獻身。

  世界觀和精神文明 每一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世界觀,都是這一時代精神文明的結晶,它影響和制約著當時自然科學、倫理道德、審美觀點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的發展。西歐中世紀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天主教宗教世界觀,是鞏固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它使當時的一切精神文化籠罩著宗教神秘的氣氛。新興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對破除宗教迷信和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起過積極作用,但是,它在本質上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嚴重地妨礙瞭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特別是正確認識社會歷史。共產主義世界觀,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最高成果和集中表現,是革命性和科學性的高度統一。它引導人們在高度發展的物質文明的基礎上,建立起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使每個人的精神生活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它要求人們擺脫一切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的偏見,在一切工作中,尊重事實,尊重科學,尊重群眾,尊重實踐;要求人們在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中不斷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提高人們的自覺性,使人類真正成為整個社會和自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