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川幕府初期的朱子學者、唯物主義哲學傢。初名守正,後改為守約、字魯默、子牧,號省庵、恥齋。生於築後國(今福岡縣南部)。青年時在江戶(今東京)就學於松永尺五。中國明朝遺臣、愛國的哲學傢朱舜水1655年去長崎,一般日本人還不知道他的學問,唯獨省庵前往求教。舜水當時貧窮,省庵慨然把自己俸祿的一半贈給他,一時傳為美談。省庵為人謙虛,品格高尚,勤勤懇懇地做學問,終於在學術上獲得相當大的成就,被譽為關西巨儒。省庵的世界觀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因素。他受舜水實學的影響很很大。在理、氣關系問題上、省庵既反對把二者合而為一,也反對將二者截然分開,說“大地之間,唯理與氣,以為二不是,以為一亦不是”。他贊同中國明代哲學傢羅欽順的觀點,認為理隻是氣之理,理須就氣上認取,當於氣轉折之處觀理。對於理和命的論述,省庵說要聽天由命,表明瞭一定的宿命論傾向。不過,他所講的天是一種自然規律。省庵屬於朱子學派,但是他不抱成見,認為朱熹和陸九淵的思想分歧是源同流異。他說:“朱陸之同異,其說紛紛,餘嘗不自揣,為作辨曰:天下之水一,其支分派不同者,流之然也,其源未嘗不一也。”省庵的主要著作有:《省庵文集》、《恥齋漫錄》等。另外在《朱舜水全集》中有“安東守約上朱先生書”24通及“祭朱先生文”4篇,可見日本德川幕府初期中日學者文化交流情況的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