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論述無產階級專政的重要著作。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瞭決定性的勝利,全國性政權即將建立的時刻,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發表瞭本文。

  本文系統地闡述瞭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論證瞭新政權的實質和歷史任務。對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的革命鬥爭,特別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作瞭科學的總結,集中說明:在中國不可能實現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而人民民主專政國傢形式的建立,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毛澤東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闡明瞭各階級在人民民主專政國傢中的地位,指出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必須由工人階級領導,它的基礎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主要是工人和農民的聯盟。對於民族資產階級,他認為,為瞭對付帝國主義的壓迫和改變落後的經濟地位,必須利用一切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城鄉資本主義因素,必須團結民族資產階級,但是,這個階級在政權中,不應當占主要地位。

  毛澤東著重論述瞭人民民主專政中民主和專政的兩個方面。指出人民民主專政必須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論、集會、結社等項自由權,並擁有選舉權;對敵人實行專政,隻許他們規規矩矩,不許他們亂說亂動。“對人民內部的民主方面和對反動派的專政方面,互相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

  毛澤東還闡述瞭人民民主專政的任務及各項政策。他認為,必須強化人民的國傢機器,以鞏固國防和保護人民的利益。領導人民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他還提出,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主張對他們進行長期和耐心的工作,引導他們逐步實現農業社會化;主張教育和改造民族資產階級,通過節制資本,逐步實行私營企業國有化;主張對被推翻的反動階級和反動派實行勞動改造,把他們改造成為新人;在外交政策上,主張倒向社會主義一邊,聯合蘇聯、各人民民主國傢,以及其他各國的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結成反帝的統一戰線;主張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和一切國傢建立外交關系。

  本文特別強調人民民主專政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它是中國由農業國進到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的政治保證。他把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列主義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中國共產黨,以及由這個黨領導的軍隊和統一戰線,概括為中國革命取得基本勝利的三件主要武器。他說:上述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經驗,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綱領”。

  《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奠定瞭中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傢政權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發展階段上的政策基礎,也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傢學說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