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滿教巫師。按滿-通古斯語解釋,是激動不安或瘋狂亂舞,並含有占卜之意。作為巫師,被認為是人和神的仲介,傳遞神靈意旨,溝通人間和鬼神世界。往昔薩滿多是氏族或部落的酋長,有很高的社會威望。

  關於薩滿,有許多傳說。據稱佈裏亞特人的薩滿,原是一隻會說話的大鷹,因受天界神靈派遣,下界庇佑族人,娶該族女子為妻,生一子,即為最初的薩滿。雅庫特人和通古斯人均有薩滿祖先是神鷹後裔的傳說。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和赫哲族薩滿的神衣上常飾以鷹的的形象或圖案,他們跳神常仿鷹的飛翔、吃血的動作。許多民族中的巫師是婦女。東北亞和堪察加地區的男薩滿主持宗教儀式時,常裝扮成婦女模樣,平時也有喜仿婦人說話和舉動的。

  薩滿的嬗遞多在氏族內進行。薩滿教認為,老薩滿亡故後若幹時日,其靈魂和宗領的祖神將附在本氏族某些成員或自己傢族下一代人身上,使其長病不愈或突患瘋顛癥,迫使他們允諾當薩滿,然後方能痊愈。也有嬰兒出生時出現的某種異常現象,被視為祖神讓其日後當薩滿的。但絕大多數是在年輕時在老薩滿帶領下,經過一系列領神和跳神儀式的訓練,熟記祭神禱詞,掌握本氏族部落祖神及世代氏族薩滿名字等,逐漸取得主持宗教活動的資格而成為薩滿。

薩滿

  參加“奧米那楞”祭祖儀典是新薩滿登上宗教舞臺的重要步驟。在這一儀典上,常同時舉行新薩滿領神儀式。他們隨老薩滿邊唱邊跳,眾人也跟著合唱,連續跳神數天,直到新薩滿跳得神智不清,方認為被其宗領的神靈已經附體。然後人們根據他們當眾背誦的一長串祖神和世代氏族薩滿的名字,來判斷他們是否為本氏族正統薩滿。輝索木地區鄂溫克人的新薩滿,領神時以祖神的口氣向族人表明,他將竭力保護本氏族的興旺和平安,同時要求族人對他表示尊敬;而後人們付以已故薩滿的神衣和法具,並向他叩頭祝禱。錫伯族新薩滿在領神附體時,老薩滿授予他一枚銅質護背鏡,囑他視同命根,次日舉行登刀梯儀式,新薩滿順利登上刀梯方取得薩滿資格。

  氏族薩滿有一套從事宗教儀禮的服飾和法具,它們屬老薩滿所贈或族人資助、自己籌辦。包括飾有鹿角或鷹羽的神帽;綴有大小銅鏡、鈴鐺、貝殼及刺繡多種花紋的神衣神裙;獸皮神鼓、神杖、神刀和刻著自己擁有神靈數目的四楞木棍“檔士”等。

  薩滿常在生產季節、氏族或部落械鬥時主持各類宗教儀式。平時的主要宗教活動,大多是為族內外病人病畜跳神驅鬼,或以占卜提示尋找丟失牲畜、財物的方向等。薩滿治病一般不給藥物,也少有醫療措施,主要靠跳神。跳神儀式多在夜晚進行。包括薩滿請神、降神、附體、神言和神歸等過程,其間有時穿插具有巫術意味的驅鬼斬魔項目。為族人跳神是薩滿的義務,一般不收報酬。平時他們自食其力,沒有特殊權益。在一些進入階級社會的民族中,薩滿往往收取較高的報酬,如牛、羊、馬或綢緞衣物等,甚至以神的名義索取財物。

  隨著原始公社解體和階級社會的出現,氏族薩滿世代嬗遞的現象愈來愈少,有的長期中斷,甚至絕嗣,以其他名目出現的薩滿和巫師漸占多數,分擔瞭氏族薩滿的職能。鄂倫春族中,一個氏族裡除瞭氏族薩滿外,還有“德勒庫”薩滿或“多尼”薩滿,它們被視為外氏族祖神附在本氏族成員身上所致,不能在本氏族裡紮根,隻能到處流浪,俗稱“流浪”薩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