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藥的各種性味及配伍達到防病保健、補虛強身,美容駐顏、延年益壽目的的養生方法。

  歷史與文獻 以藥物求長壽的作法由來已久。秦始皇統一六國,派遣徐福道士攜童男童女赴海上,訪仙山,求仙藥,是早期的大規模尋訪長生藥的記載。漢武帝拜王母、飲玉露,是帝王中求覓仙藥的積極實行者。而《山海經》則是載有養生藥物的早期著作。魏晉以降,服石成風,五石散及服食效驗成為當時士大夫階層的時髦話題,流流傳日廣,受害者眾,故唐代以後漸趨末路。而早期未顯的煉丹術則在晉代葛洪的實踐及倡導下得到發展。他與其後的梁代陶弘景在醫學、本草、丹術上均有很大成就。此後,煉丹術流傳不絕,服之者多暴亡,卻也創造瞭外治癰瘍的有效丹藥。自唐以後,求長生藥的重點由礦物類轉而趨向藥性平和補益的動植物類藥,至今依然。

  歷代有關藥養的文獻頗豐,主要有以下幾類。①本草類。首推《神農本草經》,其中上品藥與養生關系最為密切,如序錄中說上品藥120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有些可輕身益氣,不老延年。後世藥物養生的發展以此為基礎,如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等。②方劑類。主要介紹各類養生方,如元代許國楨著《禦藥院方》,明代萬邦孚撰《萬氏積善堂秘驗滋補諸方》,吳旻編匯《扶壽精方》,今人江克明編《抗衰老方劑詞典》等。③丹書類。主要介紹各種煉丹術,包括用具、煉法、藥物等。如《道藏》中收載的《丹房須知》、《丹房奧論》等。

  作用 主要是通過藥物的偏勝來糾正人體氣血陰陽的偏頗以治療疾病,或通過藥物的作用保持健康,延年益壽。具體作用可有以下幾方面。

  補虛救偏 人體氣血陰陽、臟腑經絡總系全身,維系人的正常活動,任何部位、任何物質、任何功能出現虛虧,都會影響人體健康,因此需要用藥填補修復。氣虛者益其氣,血虛者養其血,陰虧者滋其陰,陽衰者助其陽,臟陰虧者填其陽,臟氣弱者壯其氣,使陰陽和調,氣血旺盛,經絡通暢,臟腑堅固,因而身體康強不病,強健多力。

  延年益壽 人體無病,並不等於處在最佳狀態,而要延年益壽,就必須使人體能保持在一個接近青春狀態的水平,生機旺盛不衰。藥養不同於一般的補虛,而是用一類性質平和、助益人體,服久無害的藥物能養命以應天,輕身益氣,不老延年。

  美容駐顏 人當青年,肌膚細膩、柔軟、潤澤,面容紅潤,眼睛明亮,頭發烏黑、濃密、柔潤,乃精血充足,滋潤蓬勃之生機外露的現象。相反,肌膚幹枯、皺縮、粗糙,面容蒼老,目澀無光,頭發斑白、稀疏、焦脆,乃精血虧虛,生機衰退之象。藥養能使之恢復青春活力,或保持青春狀態。這類方藥多具有補精血、生津液、潤燥滋幹的作用,被稱為美容駐顏藥,其中也包括一些類似近代美容化妝的外用方藥。

  防病保健 藥物的防病保健作用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是保持人體處於正常狀態,如補虛強身;二是防禦外邪侵襲人體,如預防六淫之邪,疫癘之氣,蠆蟲之擾,凡能祛邪氣、除瘴癘、避殺毒蟲的藥物都可起到治未病的作用。

  藥物 中藥分為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三大類,其中每類都有與養生有關的藥物,但是古代重在礦物藥,近代則轉向動植物藥。

  礦物藥 《神農本草經》中上品前十餘味均為礦物藥,且均有久服或煉餌服能輕身、不老、延年等功效。其中丹砂、雲母、石鐘乳等均為服石的重要成分。丹砂,甘寒,久服通神明,不老。雲母,甘平,久服輕身,延年。石鐘乳,甘溫,安五藏、通百節。其中丹砂雖本身無毒,但一經加溫煉制,可有遊離汞析出,產生劇毒。有些礦物藥亦有類似情況,故古代多有服丹者暴亡的記載。

  動物藥 古人有取象比類的法則,故而將動物中生機旺盛、形體健美、壽命長久的列入可以令人長壽的藥物中,如龜、鹿之類,故龍骨、龜甲、鹿茸、石蜜、蜂子等皆有輕身、益壽、延年等記載。現今看來,這部分藥物大多具有良好的滋補營養作用。

  植物藥 在種類繁多的植物藥中,具有養生作用的多為性味平和補益的藥物,可分為以下幾類:①益氣類。如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甘草、冬蟲夏草等。②補血類。如當歸、阿膠、鹿茸、鹿胎、白芍、龍眼肉、大棗等。③滋陰類。如地黃、枸杞子、山芋肉、五味子、女貞子、天門冬、麥門冬等。④助陽類。如仙茅、仙靈脾、肉桂、生薑、肉蓯蓉、蛇床子、薤白等。⑤延年類。本類的特點是,性質平和,無峻補之力,有益壽之功,能在長期服用中得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如茯苓、松脂、菊花、黃精、柏子仁、松子仁、梅花等。

  方劑 養生方劑可分為單方和復方兩大類。

  單方類 特點是隻選取一味藥,經過炮制加工,按一定的劑量和方法長年服用,以求延年益壽。如服杏仁方:於平旦空腹未漱口時,取生杏仁二七枚,口中退皮,熟嚼咽之。其他如服松脂方、術方、椒方、鹿角霜方、菖蒲方、胡麻方等,多數藥性平和,但個別藥性稍偏,未必適合於所有人。

  復方類 本類方劑最多,涉及藥物甚廣,組方各有所取。①靈仙散方:白茯苓(去黑皮)、巨勝子(去皮炊一日)、天門冬(去心焙)、白術、桃仁(去皮尖炒)、幹黃精各一兩,共搗羅為細散,每於食前水飲下三方寸七,日二服,或以蜜丸如赤小豆大,每服30丸,溫水下可輕身延年、卻老還童。②地仙丸方,甘菊三兩、枸杞二兩、巴戟天(去心)二兩,肉蓯蓉(酒浸一宿洗凈切片焙幹)四兩,共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鹽湯或酒下30丸。春秋甘菊枸杞加一倍,冬夏巴戟天、肉蓯蓉加一倍,連續服用可益壽、駐顏、潤發。③小地黃煎丸方:生地黃十斤洗漉出一宿後搗絞取汁,鹿角膠一斤,紫蘇子(炒)二升,酥一斤半,生薑半斤絞取汁,密二升,酒四升,先以文火煎地黃汁一二沸,即以酒研紫蘇子濾取汁投之,又煎二十沸下膠,候膠消盡,下酥、蜜、薑汁等同煎稠如餳,收幹凈瓷器,每服取一匙,暖酒調化飲之,平補,能益顏色,烏髭發。

  方法 藥養方法包括內服、外搽、熏洗、佩帶、穿用、淋浴等多種形式。使用目的亦有補虛、強壯、益智、駐顏、延壽、輕身、辟谷等多種。

  內服法 方劑最多,內容最廣,幾乎可以適應各種需要,不論丸、散、膏、丹、酒、湯等均有,如黃精丸方、枸杞散方、凝靈膏方、秘元丹方、黃精酒方、野雲漿方等。

  外搽法 多以一味或數味藥物,經炮制、研磨、煎煮等處理,塗搽於身體的特定部位,用於駐顏、保健、固齒、烏須發、潤肌膚等。如烏發的揩牙烏髭方:以大瓜蔞一枚,於蒂畔切開,入杏仁填實為度,鹽泥固濟,木炭火煅存性、去泥、細研、早晨及臨臥揩齒,良久用溫鹽湯漱口,不必漱盡。又如揩牙固齒的黑聖散方:草烏頭三兩燒赤,放地上用碗合定,良久取出,用研好的蓬砂半兩共研細,每用一錢七,沸湯點,先刷牙,後用藥少許,揩牙齒動擺處,日三五次。

  熏洗法 將藥如法炮制後,熏洗局部或全身,用於駐顏、保健等。如治頭風、頭癢、多白屑的菊花湯方:菊花、獨活(去蘆頭)、茵芋、防風(去叉)、細辛(去苗葉)、蜀椒(去目並合口)、皂莢、杜蘅、莽草、桂(去粗皮)各半兩,共為末,每周一兩,煮湯沐頭。

  佩帶法 用於祛病、防蟲等,如在疫瘴流行區配雄黃、麝香以祛疫,妊婦配雄黃以宜求男等。

  穿用法 將藥物縫到衣、被、枕、兜、肚等內裡,借日常的穿用求得保健、防病、延年等作用。如菊花枕清頭,綠豆枕避暑等。又如神枕方:以當歸、川芎、白芷、辛夷、烏頭、附子等32味,納枕中,毒者安下、香者安上,枕上鉆細孔以通藥氣(古代木枕),外裹紗三重。

  沐浴法 多用於健體、壯陽,有浴足、浴體、浴陰器等各類方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