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藥物燃燒或煎煮後的蒸氣或煙氣的熱力,防治疾病的方法。本法具有疏通腠理、流暢氣血、殺蟲止癢、消腫止痛、化腐生肌等作用。熏法應用範圍甚廣,適宜各科病癥,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熏法。

  熏煙法 將藥物點燃,直接熏烤患處,多用於治療皮膚病。如癬癥熏藥方,具有祛風除濕、殺蟲止癢功能,善治乾燥而無脂水的各種皮膚頑癥,如白疕(牛皮癬)、癬癥(神經性皮炎)、頑濕瘍(慢性濕疹)、松皮癬(皮皮膚淀粉樣變性)、癮疹(皮膚瘙癢癥)等。其法是:取蒼術、黃柏、苦參、防風、大風子、白蘚皮、松香、鶴虱、五倍子共為粗末,用較厚易燃之草紙卷成紙卷藥條。治療時將紙卷點燃,緩緩熏烤患處,每日熏兩次,每次15~30分鐘,溫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10~15天為一療程。

  熏蒸法 用煎煮藥料的蒸氣,熏蒸患部。如腰痛,可在木板床上開一洞,下放煎藥鍋,鍋蓋上開一洞。治療時令患者仰臥床上,腰部恰對開洞處,使煎藥之蒸氣直沖腰部。根據病情選用祛風化濕或溫經通絡藥熏蒸腰部,每次20~30分鐘。陰囊濕癢可坐在坐式便椅上熏蒸,藥用陳茶葉、蒼術、花椒、蛇床子、白礬、蒼耳子、炒鹽、樸硝等。天行赤眼可用黃連芥穗湯熏蒸目部。

  熏吸法 將藥物煎煮,通過口鼻吸入藥物的蒸氣、氣霧、氣液或煙霧以治病的方法。如以鍋煎款冬、陳皮、薄荷、麻黃等,收集其蒸氣與水壺氏玻璃熏吸器,讓藥物蒸氣從熏吸頭噴出,然後患者張開口從口鼻吸入,用以治療咳嗽、痰吐不爽等。也可用霧化器、手壓式噴霧器以制成氣霧劑噴霧治療。又如明代張景嶽的靈寶煙筒,系用黃蠟、雄黃、佛耳草、款冬花、艾葉卷成紙卷,以火點燃一頭,患者吸煙吞之,用以治療寒咳。現代則應用卷煙形式,如洋金花煙(曼陀羅粉末二份、硝酸鈉一份)、羅佈麻煙(羅佈麻)用以治療哮喘。

  應用熏法時,須註意防止燙傷。呼吸嚴重困難時,熏吸法避免長時間使用,以免窒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