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疥蟲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常在集體生活中造成流行。其特點為皮膚上出現丘疹、皰疹和隧道。主要發生在指縫、腕屈面、下腹和生殖器等處。劇烈瘙癢,夜間更甚。疥蟲是造成本病廣泛流行的病源,也是診斷的重要證據。相當於西醫的疥瘡。治療以殺蟲為原則。

  疥瘡在中醫文獻中早有記載,隋代《諸病源候論》中已指出此病由蟲引起,人可用針頭挑得,形狀如水內壈蟲。明代《外科啟玄》、《外科正宗》稱為疥瘡。清代《醫宗金鑒》稱為蟲疥,把繼發感染者稱為膿膿窩疥。

  疥瘡的發生是由於直接接觸該病患者,或使用病人用過而未經消毒的衣服,被單、席子、用具等,由疥蟲傳染而得;或由疥蟲寄生的動物傳染所致。患病之後,多伴有風濕熱鬱於肌膚的證候。

  皮損初起為針頭大小的丘疹或水皰,並可見到隧道。隧道為一灰白色、淺黑色或普通皮色的細淺紋,稍彎、微隆起,長約0.5厘米,疥蟲常埋藏在隧道的一端,多出現在指縫和腕屈面。但經常淋浴和皮膚顏色較深的病人,其表現多不顯著。若不及時治療,病程遷延,則全身遍佈抓痕,結痂、黑色斑點,也可引起膿皰。若要尋找疥蟲,可用針頭將新發的水皰挑破,輕輕刮一下,或將隧道一端的灰白色小點撥開後挑取,對光觀察,可見到光亮而活動的小白點,即為疥蟲。本病好發於指縫及其兩側、腕部、屈側、肘窩、乳房下、下腹部、臍周、陰部、股內側、臀部等處,重者可遍及全身。唯頭面、掌蹠部不受累,但在嬰幼兒可累及頭面和掌蹠。在陰莖、陰囊等處的硬結性結節或丘疹,呈褐紅色,直徑可達12毫米。患者有劇烈的瘙癢,晚間更甚,常因搔抓引起表皮剝蝕、血痂,或繼發感染而產生膿皰瘡、蛇眼疔、癤、淋巴結炎等,甚至引起急性腎炎。久病的患者皮膚有濕疹樣變。疥瘡一般不需內治,而以外治為主。有繼發感染者,宜疏風清熱利濕,用消風散合黃連解毒湯加減。外治:外搽10~15%的硫黃軟膏,亦可外搽一掃光或雄黃膏。

  預防:①應註意清潔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被褥常洗曬;②接觸病人後用肥皂水洗手,患者衣服、被單需煮沸消毒,或在陽光下充分曝曬,以便殺滅疥蟲和蟲卵;③應與患者分居,傢庭和集體宿舍病人應同時治療,以杜絕傳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