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傳導功能衰弱,臨床以腹痛喜按、便秘或泄瀉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泄瀉、便秘、痢疾、腹痛,以及西醫的慢性腸炎、老年性或習慣性便秘等疾病。

  大腸傳化糟粕以排出體外的功能,有賴於津液的濡潤與陽氣的固攝和推動。若大病、久病、熱病、過度思慮、飲食勞倦等各種原因傷陰耗氣,致使大腸失去津液或陽氣的維繫,則可形成大腸虛證,出現大便異常。臨床表現主要是腹痛喜按及大便異常,具體表現則據寒熱屬性的不同而有差異。①大腸虛熱。多由素體陰虧,或久久病傷陰,或熱病後津液未復,或婦女產後出血過多所致。臨床表現以大便幹燥難於排出為主癥,伴見形體消瘦,皮膚幹燥,咽幹口燥,舌紅少苔,脈細。治宜滋陰養液,潤腸通便,方用潤腸丸、五仁丸等。②大腸虛寒。多因過食生冷瓜果、或久瀉、久痢損及脾陽、或命門火衰,大腸失於溫煦,傳導失司所致。主要見癥有下利稀薄,或大便失禁,腸鳴,甚則脫肛,腰部隱痛,喜溫喜按,伴手足不溫,舌淡苔白滑,脈沉弱。治宜溫腸祛寒,可選用桃花湯、真人養臟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