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蟲病立克次氏體(又名東方立克次氏體)引起的一種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稱叢林斑疹傷寒。由恙蟎幼蟲叮咬傳播。臨床特徵為發熱、蟲咬潰瘍或焦痂、皮疹及淋巴結腫大。血清變形桿菌OXK凝集試驗陽性。用氯黴素或四環素治療有特效,若及時治療預後好。本病多發生於亞洲太平洋地區,其中以東南亞為主要流行區,在中國常見於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省、自治區,以沿海島嶼多發。本病系自然然疫源性疾病,病原體存在於嚙齒類及食蟲類動物體內,其中鼠類是主要傳染源。恙蟎為傳染媒介。在自然界,鼠與恙蟎之間有恙蟲病立克次氏體的感染循環,立克次氏體在恙蟎體內可經卵傳代,人被恙蟎叮咬而發病。人對本病普遍易感,野外工作者及青壯年發病率高。本病有明顯季節性,在中國南方各省夏秋季發病率最高,6~9月為高峰,流行季節與雨季相吻合。

  病原為恙蟲病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ɑ tsutsug- amushi),呈多形性,常見者為雙球菌樣或短桿菌樣,大小為0.3~0.5×0.8~1.5μm。可在小白鼠腹腔或雞胚卵黃囊及組織培養中生長繁殖。一般消毒劑如0.5%石炭酸,或加熱至56℃以上時10分鐘均可將其殺死。

  本病的潛伏期為4~21日,一般10~12日。多突然起病,體溫迅速上升達39~40℃,呈稽留熱、弛張熱或不規則熱,伴寒戰、劇烈頭痛、全身酸痛、疲乏無力、失眠、眼結膜充血等,嚴重者可有聽力減退、譫妄、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在恙蟎叮咬處出現小丘疹,丘疹逐漸長大成水泡狀,破裂後中央壞死而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焦痂,痂皮脫落後形成潰瘍。焦痂多在身體的隱蔽處如腋窩、會陰部及腹股溝,多數隻有1個,無痛感。潰瘍附近的淋巴結腫大,一般無紅腫及疼痛,亦無化膿,但可有壓痛。多於病期第5~6日出現充血性斑疹,孤立散在性分佈,不癢,皮疹可見於面部、軀幹及四肢。部分病人有肝脾腫大。外周血白細胞常減少,血清學檢查中最常做的是變形桿菌OXK)凝集反應(魏爾-費利克斯二氏反應,舊譯外-斐二氏反應),病期第1周後該反應可逐漸出現陽性,第2~4周達高峰,以後開始下降,至第8~9周多轉為陰性。陽性效價大於1:160或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效價有4倍以上增高,即有診斷價值。亦可做補體結合反應,其特異性及敏感性均較凝集反應高;病程中,其效價上升明顯,消失慢,可持續多年。亦可用小白鼠腹腔接種、雞胚及組織培養分離病原體。

  診斷主要依據流行季節、發病前到過流行區及典型臨床表現。確診依靠變形桿菌OXK凝集反應或血清補體結合反應以及病原體分離。應註意與鉤端螺旋體病、瘧疾、斑疹傷寒、傷寒等鑒別。氯黴素及四環素族抗生素對本病有特效。滅鼠及消滅恙蟲、除雜草、消滅恙蟎孳生地、做好個人防護以防止恙蟎叮咬等均為預防本病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