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取子宮內膜或宮腔內容物的手術,是婦產科常用的小手術,也是人工流產方式之一,操作簡單,一般不需麻醉。分兩類:診斷性刮宮和治療性刮宮。前者簡稱診刮,指刮取子宮內膜或宮腔內容物送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後者是將子宮內膜或宮腔內容物全部刮淨,達到止血或其他治療的目的。但有時診刮也兼有治療的意義,如功能性子宮出血時,作刮宮既可明確診斷又可止血,兼有治療的目的。

  診斷性刮宮又有一般性診刮和分段診刮之別。僅刮取宮腔內組織送病理檢查是一一般性診刮。適用於:①月經失調,如功能性子宮出血或閉經,需瞭解子宮內膜的變化及其對性激素的反應等。②瞭解不孕患者有無排卵功能。③疑有子宮內膜結核者。分段診刮指操作時先刮頸管再刮宮腔,將刮得的組織分別裝瓶送病理檢查。適用於證實或排除子宮內膜癌、頸管癌或其他子宮惡性病變,並瞭解癌灶的范圍時。

  治療性刮宮有吸刮及鉗刮之分。吸刮是用負壓吸管吸出宮腔內容物,鉗刮是用卵圓鉗鉗取宮腔內容物。但無論是行吸刮或鉗刮,最後均需用宮腔刮匙再順序刮宮腔1~2圈,以保證內容物的除凈。治療性刮宮的適應癥如下:①妊娠3個月以內要求終止者或因慢性疾病不宜繼續妊娠者可作吸刮宮,妊娠3個月以上要求終止者宜作鉗刮宮,引產後需要時可作鉗刮術以清除宮腔內容物。②不完全流產、難免流產、過期流產、胎盤滯留、葡萄胎等需排空宮腔者。禁忌癥為急性生殖道炎和盆腔炎、滴蟲性或黴菌性陰道炎等或合並嚴重內科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刮宮時需註意下列各點:①為判斷有無排卵應在月經前數天或來潮12小時內作診刮,為除外惡變則任何時期均可進行。②治療性刮宮時既要刮凈宮腔內容物,但又不宜刮得過度以免損傷子宮內膜基底導致閉經或宮腔粘連等。③刮宮時手術者動作須輕巧,不宜用暴力,也應順著子宮的方向,否則會引起子宮穿孔等嚴重並發癥。④負壓吸宮時,負壓不宜過大,否則會引起子宮異常收縮,導致吸宮不全。⑤吸引管進出宮腔時不應帶負壓,否則會損傷宮頸管及子宮內膜以致造成宮頸宮腔粘連。⑥人工破膜時羊水進入血循環會導致羊水栓塞,必須註意。⑦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