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循環系統(肺動脈、肺靜脈及肺毛細血管)的功能障礙和病理改變。嚴重者可引起肺動脈高壓、右心肥大及右心衰竭。肺血管病不是疾病的診斷術語,而是肺循環疾病的總稱。

  從病理形態學方面主要分為肺大血管病及肺小血管病。肺大血管病又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類,前者主要有肺動脈缺如、閉鎖、狹窄,肺動靜脈瘺,迷走肺動脈和肺動脈來自體循環的肺隔離癥及特發性肺動脈擴張等;後者主要有肺動脈粥樣硬化、肺動脈瘤、肺動脈血栓形成、感染性肺動脈炎及高安氏大大動脈炎(約半數侵犯肺血管)。肺小血管病的分類多采用C.A.瓦根福爾特氏的分類法:①致叢性肺動脈病。見於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肝硬變及血吸蟲病等引起的肺血管病變;②栓塞性和血栓形成性肺血管病。見於肺栓塞或肺動脈血栓形成;③肺靜脈高壓性肺血管病。見於二尖瓣疾病、左房粘液瘤、左心衰竭及縱隔纖維化;④缺氧性肺血管病。見於慢性胸肺疾病,夜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及高原性心臟病;⑤肺血流減少性肺血管病。見於法洛氏四聯癥、三尖瓣閉鎖及肺動脈瓣狹窄等。

  肺血管病病因不同,臨床表現各異,其診斷除根據相應的基礎疾病的癥狀、體征外,常需做胸部放射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放射性核素肺通氣/灌註掃描、右心導管術、肺血管造影檢查,必要時尚需開胸作肺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治療原則是解除基礎病因,對某些肺動脈高壓患者在密切監護下試用血管擴張藥,並發心力衰竭者可按一般心力衰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