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指肺毛細血管、肺間質和肺淋巴管之間液體交換失調,使液體過多積聚於肺內,首先是肺間質,進一步發展為肺泡內氣體被液體置換,即為肺水腫。

  發病機理 主要有四個方面:肺毛細血管靜水壓增高;肺毛細血管膠體滲透壓降低;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肺淋巴回流障礙。其中,任何一種發生障礙均可導致間質水腫和肺泡水腫。其外滲液的多少,決定於肺毛細血管和肺間質間的壓差和斯塔林氏公式:

  

式中 Q f為通過內皮細胞的液體流量; 為毛細血管與間質流體靜水壓; 為血漿與間質膠體滲透壓; 為反射系數指細胞膜阻止溶質(與水比較的)濾過能力; K f為毛細血管膜的濾過系數。

  正常情況下毛細血管流體靜水壓為10mmHg;膠體滲透壓為25mmHg;間質流體靜水壓為負壓,約為-3~-5,毛細血管的透壁壓為〔10-(-3~-5)〕即13~15mmHg。間質的膠體滲透壓約為19mmHg,較血液膠體滲透壓低6mmHg。

  代入斯塔林氏公式:

   Qf=Kf[10-(-3)-(25-19)]=Kf×7

  其外滲壓力約為7mmHg,同時間質內液體不斷被淋巴管吸引流出,保持液體的平衡,避免過多液體瀦留。

  任何原因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或滅活,均可使肺泡表面張力增加,肺泡過度縮小甚至萎陷,間質負壓加大,繼而誘發或加重間質及肺泡水腫。

  肺水腫的發生始自肺間質。1967年長野和M.皮爾斯通過動物試驗證實,肺水腫過量的液體首先出現在肺間質,最初圍繞在細支氣管和小血管周圍的結締組織中。電鏡所示,類似“袖口”,故稱“袖口征”。

  肺水腫發生的分期為:Ⅰ期:液體集聚在細支氣管和小血管周圍的結締組織;Ⅱ期:肺胞間隔膨脹;Ⅲ期:液體集聚在肺泡角;Ⅳ期:肺泡水腫。

  病因 根據肺水腫的發病機理,可將肺水腫的病因分為以下幾類(見表)。

肺水腫的病因

  臨床表現 肺水腫是多種疾病引起的綜合征,早期間質水腫階段表現為呼吸困難,但易被原發病的癥狀所掩蓋。一旦出現肺泡水腫,病人迅速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紫紺、端坐呼吸、精神不安、皮膚冷汗、劇咳伴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早期於兩肺下野可聞細小濕性囉音,並隨體位的變化而改變。嚴重者兩肺佈滿大中小水泡音,有時伴哮鳴音。晚期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X射線檢查 在間質水腫期表現為:

  ① 間隔線:代表不同部位的淋巴管擴張,說明淋巴回流增加,間質液體的排除量增多。P.克利確立瞭A、B、C等3型。1975年L.克裡爾等又發現克利氏D線。

  A線:形態不整齊,多呈曲屈形,但無分支,長約4cm、寬約0.5~1.0mm,由胸野外圍引向肺門。多在肺的上部和中部。

  B線:短而鮮明易見,長約2~3cm的水平橫線,多見於肋膈角處,為間隔線中最常見者。

  C線:為相互交織成網的線狀陰影,可在任何部位看到,最常見於肺的中部和底部。

  D線:長約4~5cm、寬2~4mm,多見於中葉和後葉。自前胸膜表面向後行,側位胸片易顯示。

  當間質水腫消散後所有間隔線均可消失。A線和B線多見於急性肺水腫,A、C線可能是擴張的淋巴毛細管圍繞肺小葉或腺泡在 X射線上的具體反映。

  ② 肺門陰影模糊:當水腫液集於肺門周圍結締組織內或伴有急性淋巴結水腫時,肺門陰影增大、模糊,多見於左心衰竭患者。

  ③ 胸膜下積液:胸膜下結締組織與肺間質相通,間質水腫進一步擴大即引起葉間胸膜積液和胸膜腔積液。

  在肺泡水腫期可見自肺門向肺野外圍擴展的扇形陰影,在雙側肺門外方形成蝴蝶狀。早期表現為斑點狀和絨毛狀,透明度降低,可融合成大片,為不均勻的部分肺泡水腫表現。

  治療 肺水腫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種綜合征,應據不同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糾正缺氧,根據病情的輕重分別采用:鼻導管或鼻塞給氧、面罩給氧、間竭正壓呼吸(IPPB)給氧、呼吸末正壓(PEEP)給氧。嚴重肺水腫病人經IPPB給氧後,動脈血氧分壓(PaO2)仍低於100mmHg,應立即改用PEEP。PEEP可有效地阻止或改善肺泡萎陷,防止毛細血管滲出,可降低肺水腫的病死率,尤其是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引起者。

  減低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提高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穩定細胞溶酶體膜,減低肺泡膜通透性,促進表面活性物質的分泌,有助於水腫液的吸收。使用原則是早期、大劑量、短程。

  感染中毒或ARDS等引起的肺水腫,可使肺毛細血管、肺泡上皮直接受損,通透性增加,大量細胞和蛋白滲出,應用抗生素可預防和控制感染。

  低蛋白血癥者,可給予白蛋白或高分子右旋糖酐以提高膠體滲透壓,促使間質水腫液回吸收到肺毛細血管內。

  降低肺毛細血管壓,由肺毛細血管壓增高引起的肺水腫,多為心源性的。如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左心衰竭及二尖瓣狹窄等。治療可用藥物性放血術如嗎啡等;降低循環血漿容量如利尿劑;用血管擴張劑,降低左室後負荷;用洋地黃類制劑等改善心肌收縮力;消除肺內水腫液,可應用消泡劑、如二甲基矽油消泡氣霧劑;為防止 DIC的發生應及早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肝素。還要註意糾正電解質及液體失衡。

  在治療肺水腫時,更要針對原發病病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