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膜慢性炎癥引起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樣病變,也可以是腺瘤或錯構瘤。主要見於大腸(結腸和直腸),而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比較少見。大腸息肉可以是單個發生,也可以是幾個、幾十個或者更多發生,多數有蒂,少數是廣基的。大多數病例常常沒有引人註意的癥狀,僅在因其他疾病做腸道X射線造影檢查、纖維內窺鏡檢查或在屍體解剖時偶然發現。腸道息肉比較常見,其發生率可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多見於40歲以上的成人,男性稍多於女性。部分病人可有便血、腹痛、腹瀉等臨床表現現。息肉大部分為良性,外科手術切除或經纖維內窺鏡高頻電切後,預後良好,但應註意尚可復發,部分息肉可以惡變,應及早做局部腸段切除。

  常見的大腸息肉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兒童性息肉、腺瘤、乳頭狀腺瘤。此外,也常見於傢族性息肉病和珀茨-傑格斯二氏綜合征等。

  增生性息肉 在大腸中較為常見,發生原因不明,多出現在中年以後,在屍解標本中可有25~80%的發生率。絕大多數表現為在粘膜表面上呈丘狀或半圓形隆起,一般較小,直徑約0.5cm左右。常為多個。病理結構為粘膜肥厚增生。臨床上可無癥狀,多是在做內窺鏡檢查時偶然發現。這種息肉不會癌變,故不需處理。

  炎性息肉 又稱假性息肉。是大腸粘膜的潰瘍在愈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及潰瘍間粘膜下水腫,使正常粘膜表面逐漸隆起而形成。常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等腸道疾病。息肉一般都較小,細長彎曲,形狀不規則,一端遊離或兩端附著在腸壁上而中間懸空,呈橋樣。常是多發,臨床上表現為便血或粘液稀便,結合腸道炎癥性疾病的歷史,通過纖維結腸鏡或X射線鋇劑灌腸檢查,比較容易診斷。治療主要是控制原發病變,必要時行腸段切除。關於炎性息肉是否會發生癌變,目前尚難結論,但在臨床上發現,潰瘍性結腸炎病人並發大腸癌的可能性遠遠超過無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病程愈長,癌的發生率亦愈高。

  兒童型息肉 主要發生在兒童,多數在10歲以下,以5歲左右最為常見,其中男孩多見。成年人較少見。這說明這種息肉可以自行脫落。息肉主要發生直腸和乙狀結腸下端,一般為單發,若為多發,亦不超過3~4個。息肉呈球形,直徑大多數不超過1cm。病理上為錯鉤瘤。由於息肉質地較脆,富有血管,所以大便帶血或便後滴鮮血是本病的主要表現。這種息肉不會癌變,在治療上可以通過內窺鏡電灼切除或待其自行脫落。

  腺瘤 見腸道腫瘤。

  乳頭狀腺瘤 又稱苔蘚樣腺瘤或絨毛狀腺瘤。比較少見,但容易發生癌變。這種腺瘤約占大腸息肉的4~10%,多見於老年人,很少在40歲以下發生,平均年齡超過60歲。男性多於女性,約90%的病例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瘤體較大,大多數為廣基,表面呈紫色絨毛或絲絨狀。一般隻有1個,偶而可有幾個。主要癥狀是腹瀉和出血,因為瘤體大,刺激腸蠕動而發生腹瀉;由於大量水分、鹽類和蛋白質的丟失,還可出現無力、體重下降甚至電解質紊亂。通過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及X射線鋇劑灌腸檢查,比較容易被發現。治療上一般主張手術摘除。若有惡變,應及早做局部腸段切除。

  傢族性息肉病 又稱傢族性腺瘤病,遺傳性多發性息肉。一種較為少見的遺傳性疾病,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受累者的子女有50%可能同樣得病。性別差別不大。息肉常在10歲以後出現,一般不會超過40歲。息肉的發生僅局限於結腸和直腸。呈多發性。為腫瘤樣息肉,最終將發生癌變。臨床表現為便血、腹瀉、消瘦等癥狀。治療主要采取手術切除病變的結腸及直腸。

  尚有一種本病的變種,特點是結腸多發性息肉合並有小腸、胃、骨和皮膚腫瘤,這種疾病稱為加德納氏綜合征。

  珀茨-傑格斯二氏綜合征 又稱黑色素斑-胃腸多發性息肉綜合征。一種與遺傳有關的少見病。性別上無明顯差異。除在胃腸道有廣泛分佈的息肉以外,在口周、唇、頰粘膜、手足等部位可有褐色、藍色或黑色色素沉著斑,色素斑在出生後即可出現,息肉大多在成年後出現,累及全胃腸道,以胃及小腸更為多見。息肉屬錯構瘤。臨床上可無任何癥狀,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瀉、出血等表現,有時可引起腸梗阻,若無合並癥,一般不需手術治療。本綜合征極少癌變,最近發現有2~3%發生胃腸道癌的危險性,常涉及十二指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