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腎陰虛證的方法。腎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對各臟腑組織起著濡潤滋養的作用。滋腎能滋補腎陰,增強腎的功能,恢復腎陰陽之間的動態平衡,治療腎陰虛所致的各種病證。凡房室不節,欲念妄動,勞倦過度,失血耗液,久病熱病之後皆能耗傷腎陰,導致腎陰虛。由腎陰虛所致的眩暈耳鳴,視力減退,健忘少寐,腰膝酸軟,形體消瘦,咽幹舌燥等病證,可用滋腎法治療。代表方劑是六味地黃丸。腎陰虛可出現陰不制陽的陰虛火旺證,臨床上除可見腎陰虛的一般癥狀外,還表現出五心煩熱,午後潮熱,盜汗顴紅,夢夢遺失精,女子崩漏,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病證。治療宜滋陰降火,代表方劑為知柏地黃丸。

  同是腎陰虛證,不同的患者所表現的主要癥狀可不同,治法也有差異。如腎陰虛,腎不納氣,證見氣喘者,宜滋腎納氣,用都氣丸治療;耳竅失養,證見耳聾耳鳴者,宜滋腎通竅,用耳聾佐慈丸治療;陰虛火旺,筋骨失養,證見膝腰酸軟,足痿無力,宜滋陰清熱、強壯筋骨,用虎潛丸治療。

  腎與其他臟腑的關系非常密切。腎陰虛可累及其他臟腑而發生病變。如腎陰虛,致肝陰不足,肝陽上亢;致肺陰不足,虛火灼肺;致心火獨亢,心腎不交等。滋腎法與其他相應的治法配合即可治療上述諸證,如與平肝潛陽法配合治療肝陽上亢;與潤肺清熱法配合治療肺腎陰虛,虛火灼肺;與降火法配合治療心腎不交等。分別用天麻鉤藤飲,百合固金湯,黃連阿膠湯治療。

  臨床使用時應註意:①凡痰濕壅盛所致的水腫、喘咳、眩暈、腰痛、腹瀉等,無腎陰虛表現者不宜使用滋腎法。②腎陰虛證慎用溫燥藥物,以免溫燥藥物傷陰助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