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人員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防止毒劑、生物戰劑和放射性灰塵等有毒物質傷害的個人防護器材。按防護原理,可分為過濾式和隔絕式兩類。

  過濾式面具 由面罩和濾毒罐(或過濾元件)組成。面罩包括罩體、眼窗、通話器、呼吸活門和頭帶(或頭盔)等部件。罩體通常用耐毒劑液滴滲透的橡膠材料製成,周邊有密合框,借助彈性頭帶或頭盔的拉力作用使面罩與面部緊密吻合。為防止眼窗結霧,在罩體內常配有Y型管管、口鼻罩或導流片等。通話器采用薄膜振動原理將聲音傳出。呼氣活門裝在罩體下方,或與通話器連成一體。吸氣活門裝在濾毒罐或罩體上。濾毒罐用以凈化染毒空氣(見濾毒通風裝置),內裝濾煙層和吸著劑,也可將這兩種材料混合制成過濾板,裝配成過濾元件。較輕的(200克左右)濾毒罐或過濾元件可直接聯在面罩上,較重的濾毒罐通過導氣管與面罩聯通(見圖)。佩戴面具呼吸時,借助呼吸形成的壓力差和呼吸活門的導流作用,使染毒空氣經濾毒罐凈化後進入面罩,呼出的氣體則經呼氣活門排入大氣。

無導氣管式、有導氣管式過濾式防毒面具

  隔絕式面具 由面具本身提供氧氣,分貯氣式、貯氧式和化學生氧式三種。貯氣式面具用鋼瓶盛裝壓縮空氣,經調壓閥使空氣按吸氣需要送入面罩,呼出氣體經呼氣活門排入大氣。貯氧式面具用鋼瓶盛裝壓縮氧氣,經減壓調壓閥將氧氣輸入氣囊供吸氣用,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由化學吸收罐吸收。化學生氧式面具有一生氧罐,內裝堿金屬超氧化物,它與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反應,產生氧氣供人呼吸。隔絕式面具比過濾式面具重,體積大,結構復雜,價格較高,使用、維修和保管不便。主要在高濃度染毒空氣(體積濃度大於1%時)中,或在缺氧的高空、水下或密閉艙室等特殊場合下使用。

  特種面具 除上述兩種防毒面具以外,許多國傢還裝備有各類特種面具。它是在過濾式面具的基礎上更換濾毒罐內的吸著劑或改進局部結構而成。例如,防火箭推進劑面具,濾毒罐中裝填專用的吸著劑和過濾紙,以吸除火箭推進劑的有毒蒸氣和霧滴。防一氧化碳面具,采用氧化罐,罐內裝有二氧化錳與氧化銅組成的霍加拉特劑,它在室溫下能使一氧化碳和空氣中的氧反應生成無毒的二氧化碳,適用於一氧化碳體積濃度在0.5%以下的場合。還有供頭部受傷人員佩戴的傷員面具和坦克乘員用的面具等。

  現代防毒面具能有效地防禦戰場上可能出現的毒劑、生物戰劑和放射性灰塵。它的重量有的已減至0.6千克左右,可持續佩戴8小時以上,佩戴面具後還可較方便地使用光學、通信器材和武器裝備。有的面具裝有飲水和在毒區進行人工呼吸的快速裝卸接頭,有的還可裝接眼鏡、話筒和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