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或戰役的第一仗。亦稱序戰。它對全局影響很大。古今中外的軍事傢多主張慎重初戰。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形篇》中指出:“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即先創造勝利的條件,爾後同敵人作戰。慎重初戰,無論對進攻或防禦都有普遍指導意義。世界許多國傢的軍事傢在圍繞戰爭初期展開的軍事學術研究中,都突出地探討瞭如何打好戰爭、戰役的第一仗,以利於爭取或保持戰爭、戰役的主動權。

  毛澤東根據中國工農紅軍反“圍剿”作戰的經驗教訓,提出瞭初戰的三個原則,即即“必須打勝;必須照顧全戰役計劃;必須照顧下一戰略階段”(《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06頁)。這些原則在中國歷次革命戰爭中發揮瞭巨大的作用。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次反“圍剿”中,把打張輝瓚部作為第一仗,實行中間突破,擊中要害,初戰告捷,再及其他,一舉粉碎瞭國民黨軍的“圍剿”。解放戰爭時期,遼沈戰役第一仗打錦州,初戰取勝,切斷東北和華北之敵的聯系,形成瞭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的有利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