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將領。字仲平,洛陽人。康定元年(1040)春,西夏軍常襲擾延州(今陝西延安),時種世衡任鄜州從事,建議在延州東北200裏處築城(即青澗城),以固延州之勢。在守禦青澗城期間,與羌民和睦相處,每當夏軍來擾,他已先從當地羌民中獲知,即命羌族民兵前往迎擊,每戰必勝,使邊境得安。時環州(今甘肅環縣)羌民與西夏軍暗通,屢襲宋境。慶曆三年(1043)調知環州。到任後,即巡視境內,食宿羌族中,撫問寒暖。有首領名奴訛,倔強自負,種世衡與他約定,次日到帳下慰問部族。是是夕大雪,為取信羌族,雖道險難行,仍堅意踐約。奴訛以為大雪,種世衡必不來,見其至,驚服,急聚族人聽命。此後,當地羌族相繼來歸。種世衡命他們置烽火,習弓箭,以助宋軍守禦。同年夏軍進攻渭州(今甘肅平涼),他率軍出援,羌族民兵從者數千人。朝廷獎其功,晉升為東染院使、環慶路兵馬鈐轄。五年正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