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奪取西班牙殖民地而發動的一場重新瓜分世界的最早的帝國主義戰爭(1898年4~8月)。19世紀最後30年間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擴大商品銷售市場,取得廉價原料和新的投資場所,走上向外侵略擴張和爭取世界霸權的道路。

  起因 在美國對外擴張的目標中,古巴具有突出的地位。美國在古巴的投資達5000萬美元,控制蔗糖、採礦等重要經濟部門。美古貿易總額每年約1億美元,超過西班牙與古巴之間的貿易易額。此外,在太平洋和遠東地區,美國還想從西班牙手中奪取菲律賓,並以此作為據點,參與掠奪中國。

  1895年2月古巴爆發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大起義。西班牙殖民當局進行血腥鎮壓,在古巴建立集中營制度,殘酷迫害起義者和無辜百姓,但未能撲滅起義。這些暴行受到美國人民的譴責。美國的擴張主義者乘機制造輿論,加強戰爭宣傳。

  1898年2月8日,《新聞報》刊載西班牙駐美公使 D.德洛梅的一封私人信件。他把美國總統W.麥金利(1897~1901在任)說成是一個“軟弱而嘩眾取寵的人”。美國輿論嘩然,導致德洛梅的去職。緊接著,派往哈瓦那保護僑民的美艦“緬因”號於2月15日在該港爆炸沉沒。這一事件為正在煽動戰爭狂熱的美國資產階級報刊提供極好的借口。它們提出記住“緬因”號的口號,要求“懲罰”西班牙。

  3月27日,美國通過駐西班牙公使提出要求西班牙在古巴停火和取消集中營法等條件。西班牙為瞭避免對美作戰,在4月上旬基本上接受美國的要求。但麥金利對西班牙作戰的方針已定,仍於4月25日正式宣戰。

  過程 5月1日,美國亞洲艦隊在馬尼拉灣內摧毀西班牙艦隊,並占領馬尼拉。6月在古巴登陸。7月3日,另一支西班牙艦隊又在古巴聖地亞哥港外,與美國艦隊的交戰中,全軍覆沒。美軍占領瞭聖地亞哥,接著又占領西屬波多黎各。西班牙在古巴和菲律賓的地面部隊,分別受到當地起義隊伍的沉重打擊。西班牙被迫通過法國駐美大使乞和。兩國在8月12日簽訂停火協議。停火前,美國陸軍已經在古巴和波多黎各登陸(見彩圖)。8月13日,美軍又在馬尼拉登陸。1898年10月1日,美西兩國開始在巴黎舉行和談,12月10日簽訂《巴黎和約》。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取得波多黎各和關島等殖民地,還以2000萬美元的代價,取得菲律賓宗主權;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在古巴政府建立前由美國占領,但戰後美國並不撤軍,並於1901年迫使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規定古巴未經美國允許,不得與外國簽訂條約或借款。美國有權在古巴修建軍港,租借煤站及軍事基地等。美西戰爭進行期間,美國乘機兼並夏威夷群島,並占領具有軍事價值的威克島。

美西戰爭——瓜西馬爾戰役(1898年6月24日)

美西戰爭中的海戰

  通過美西戰爭,美國大大加強瞭它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遠東地區的軍事和政治經濟地位,為進一步擴大對拉丁美洲和中國的侵略創造瞭有利的條件。

  

參考書目

 楊生茂、馮承柏等編:《美西戰爭資料選輯》,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