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著名人參、水果產地。位於省境最南部,西鄰遼寧省桓仁縣,東界鴨綠江。面積3217平方公裡,人口21.84萬。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建輯安縣。1965年改集安,縣治集安鎮。1988年改為縣級市,並為省直轄行政單位。市境多山,老嶺山脈自東北—西南斜貫縣境,分縣境為嶺南、嶺北兩部。嶺南氣候溫暖濕潤,溪流縱橫,號稱“吉林小江南”。年均溫6.3℃,無霜期140~160天,是吉林省最溫暖地區。年降水量900毫米以上,也為吉林省降水量大地區之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達70%以上;對喜陰濕、忌高溫強光的人參生長極為有利,為吉林省人參主要產地之一,以盛產“邊條參”著稱,每年有大量出口。水果有蘋果、梨、葡萄、山楂和板栗,是吉林省主要水果產地。礦產以鉛鋅礦著名。境內已建有大型水電站4座,裝機總容量達183萬千瓦。交通有梅(河口)集(安)鐵路通過市境與朝鮮滿浦線相接。是中朝間重要通道。市境兩漢時曾是中國東北地區古代高句麗部族活動中心,現保存大量高句麗時期古跡,如城東北5公裡處好太王碑,建於公元414年,高6.12米,為方柱形凝灰巖石碑。城市附近有古墓群,其中著名的“將軍墳”被譽為“東方小金字塔”,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國內城”、“丸都山城”(皆為高句麗王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在已成立的集安經濟開放區內辟出33.9平方公裡為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