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7月,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和以吳佩孚、曹錕為首的直系軍閥,為爭奪北京政府統治權在京津地區進行的戰爭。

  袁世凱死後,皖系軍閥掌握瞭北京政府的主要權力,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持下,極力擴張其武裝力量。段祺瑞提出“武力統一”的口號,企圖利用直系軍隊消滅孫中山的護法軍政府,又達到削弱直系的目的。在政治上,段操縱非法的“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取代直系首領馮國璋為總統;在軍事上,於1919年1月建立轄有三個師四個混成旅的參戰戰軍為其嫡系。直系不甘心皖系的擴張,提出“和平混一”,在英美帝國主義支持下與段對抗。1920年4月,直、奉兩系結成反段聯盟。5月,吳佩孚自衡陽率直軍北上至保定,準備討段。段祺瑞召開秘密軍事會議,調徐樹錚的西北邊防軍在北京附近佈防。6月成立定國軍,段自任司令。7月14日,直皖兩軍在北京東西兩面的京津鐵路和京漢鐵路線上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帶開戰。西線直軍遭邊防軍進攻受挫,退出高碑店。東路邊防軍由徐樹錚坐鎮,進攻直軍所據楊村,未決勝負。16日,日本開出一支護路隊助西北邊防軍占領楊村。17日,吳佩孚率兵突襲邊防司令部所在地松林店,皖系部分高級將領被迫投降。接著,直軍占領涿州並向長辛店追擊。奉軍也大軍壓境,作為直軍的後盾。這次戰爭歷時五日,皖軍大敗。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辭職,直、奉兩系軍閥遂控制瞭北京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