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共和國位於歐洲西部的愛爾蘭島上。境內南部和北部地勢較高,中部為平原。氣候溫和,雨量充足,故有“綠島”之稱。面積為70282平方公裡(約占全島的5/6),人口325.1萬(1983),多數為愛爾蘭人。其中90%以上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新教。官方語言為愛爾蘭語和英語。首都都柏林。

  殖民時期以前 最古居民是克爾特人,西元前7世紀就在島上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和飼養傢畜。西元55世紀皈依基督教。1169年,英國開始入侵愛爾蘭。1171年英王亨利成為愛爾蘭君主。1541年英王為愛爾蘭國王。17世紀,爆發反英民族起義。1649年,O.克倫威爾率軍鎮壓瞭這次起義,並把整個愛爾蘭置於英國統治之下。在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影響下,愛爾蘭再次發動起義。英國在鎮壓起義後,於1801年正式吞並愛爾蘭。

  殖民時期 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愛爾蘭經濟凋敝,剛剛發展起來的工業也完全衰落,民不聊生,僅1845~1848年的大饑荒,就奪去150萬人的生命,100多萬人離鄉背井,遠走美洲。19世紀60年代起,愛爾蘭人民又展開爭取民族獨立,爭取自治權利和收回土地的鬥爭。芬尼運動、C.S.巴涅爾的自治運動和土地同盟的活動,此起彼伏,連綿不絕。20世紀初,愛爾蘭出現旨在恢復和發揚克爾特文化的愛爾蘭文化復蘇運動,產生瞭作傢J.喬伊斯,詩人W.B.葉芝,劇作傢O.王爾德等。著名作傢蕭伯納,小說《牛虻》的作者E.L.伏尼契,原籍也都是愛爾蘭。1913年夏,都柏林工人大罷工,持續5個月,表明愛爾蘭的無產階級已經形成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愛爾蘭民族運動進一步高漲。1916年4月爆發的復活節起義,把反英鬥爭推向一個新階段。1919年,新芬黨拒絕出席英國議會,自行在都柏林召開議會,建立武裝,宣佈成立愛爾蘭共和國。英國政府被迫於1921年12月6日與新芬黨簽訂《英愛條約》,允許愛爾蘭南部26郡成為“自由邦”,享有自治權;北部6郡則劃歸英國,成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1936年,愛爾蘭自由邦議會,頒佈憲法。翌年,改自由邦為共和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其駐外使節,及簽訂的國際條約,須經英國核準。1938年舉行第一屆總統選舉。愛爾蘭文化復蘇運動的領導人D.海德當選總統,E.de瓦勒拉出任總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愛爾蘭宣佈中立。1948年12月,愛爾蘭議會通過《愛爾蘭共和國法案》,宣佈脫離英聯邦。

在都伯林市政廳升起的愛爾蘭共和國國旗

  獨立後 1949年4月18日,愛爾蘭共和國正式成立,以都柏林為首都。5月,英國承認愛爾蘭共和國為獨立國傢,但北愛爾蘭,仍在英國統治之下。此後,愛爾蘭政府和人民,一直為要求歸還北愛爾蘭、實現國傢的最後統一而不懈努力。1950年,愛爾蘭與美國簽訂友好條約和通商與航海條約。1955年,被接納入聯合國。1973年,愛爾蘭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工業生產以平均每年遞增6%的速度持續發展,農業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1/6,農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40%。1979年6月22日,愛爾蘭和中國正式建交。

  20世紀80年代初,經濟困難曾引起政局不穩。1982年政府更迭3次。1982年12月14日,愛爾蘭統一黨和工黨聯合組閣。1983年改組。現任總統P.希勒裡,總理G.菲茨傑拉德。該屆政府執政後,在抑制通貨膨脹、削減赤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卓有成效。但是,政府仍面臨著失業、債務等問題。1983年3月愛爾蘭各大政黨及北愛爾蘭社會民主工黨共同組成《新愛爾蘭論壇》。1984年《新愛爾蘭論壇》提出統一、邦聯或共管3種解決北愛爾蘭政治結構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