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艾德禮

  英國首相(1945~1951),工黨領袖(1935~1955)。1883年1月3日生於倫敦市郊派特尼一個律師傢庭。畢業於海利伯裏學校和牛津大學法律系,1905年進倫敦內殿法學會,任律師。1905年10月參觀倫敦東東區貧民區時深受觸動,決定放棄優越的律師職位,移居萊姆豪斯貧民區,居住近20年。1907年加入費邊社。1908年加入獨立工黨。1913~1923年任倫敦經濟學院講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入伍,曾在加利波利(土耳其)、美索不達米亞和法國服役並受傷。1919年任斯特普尼市市長。1922年在倫敦東區當選為工黨下院議員。1922~1924年任J.R.麥克唐納的議會私人秘書。1924年任第一屆工黨政府陸軍部次官。1930~1931年任蘭開斯特公爵郡大臣。1931年任郵政大臣。1931年工黨在大選中失敗,他仍保留議員席位,成為工黨副領袖。1935年繼G.蘭斯伯裡後任工黨領袖。他擔任此職20年,長於任何其他工黨領袖。1940年參加W.L.S.丘吉爾的戰時內閣,歷任掌璽大臣(1940~1942)、副首相(1942~1945)兼自治領事務大臣(1942~1943)和樞密院院長(1943~1945)。

  1945年5月艾德禮率工黨大臣退出聯合政府,準備大選。1945年7月大選工黨獲勝,任首相,直到1951年。1945~1946年兼任國防大臣。首相任內,對內推行社會改革,對英格蘭銀行、煤礦、電站、鋼鐵等部門實行國有化,廢除1927年反工人的工會法,實行新的衛生保健制度,實施社會保險措施,宣傳推行“民主社會主義”。1949年通過限制上院權力的法案。在對外政策方面,主張加強英美聯盟,支持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推動西歐聯合,參加西歐聯盟條約(1948)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派兵參加朝鮮戰爭。竭力維護大英殖民帝國,派兵鎮壓馬來亞等地的民族解放鬥爭,但被迫同意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和錫蘭獨立。

  1950年1月艾德禮政府承認中國。1951年艾德禮辭去首相職務。1954年8月,應中國外交學會的邀請,率工黨代表團訪問中國。1955年11月放棄工黨領袖職位。同年封伯爵,進入英國上院。1964~1967年任英國戰略研究所所長。1967年10月8日逝世於倫敦。著有《社會工作者》(1924)、《意願和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1935)、《工黨展望》(1937)和《一位首相的回憶》(1962,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