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中部流入黃河的主要苦水河。源出華傢嶺北側,上源有二:南源厲河屬淡水,東源祖河是苦水。在會甯縣城南匯合後,始稱祖厲河,北偏西流,至靖遠縣城西註入黃河。全長224公裡,流域面積1.07萬平方公裡。靖遠站多年平均流量5.08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51億立方米,5~10月占80%以上,年輸沙量0.62億噸。會寧以南為上遊,屬土石中山,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植被較好。厲河礦化度小於3克/升,支流上築有米傢峽、新窯、蘆岔溝等小型水庫8座,灌溉會甯城南、北的農田田。會寧至郭城驛間為中遊,屬黃土梁峁溝壑地形,年降水量450毫米以下,植被差,河流切割至黃土層下的第三紀紅層後,礦化度增高。沿途納入西鞏河、甘溝河、土木峴河及關川河等支流,因礦化度大於3克/升,難以利用,郭城驛以北為下遊,地勢低平,河床寬淺,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幾無支流匯入,礦化度大於10克/升,人畜不能飲用,故稱苦水河。全流域經濟以農、牧業為主,也是“灘羊皮”產地之一。1973年以來修建的靖(遠)會(寧)提黃(河)電灌工程,已解決瞭當地部分農業灌溉和人畜飲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