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資江。上遊赧水發源於湖南省城步縣北廣福山的茅坪坳,至邵陽縣雙江口與南來的夫夷水匯合,始稱資水。幹流全長713公裡,河源海拔500米以上,至河口的益陽下降為28米,兩者相差492米,平均比降0.44‰,總落差較湘江為大,水力蘊藏量224萬千瓦。資水水系範圍分佈於12縣境,支流山溪河流特性明顯。流域面積2.81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和汛期水量(桃江)分別為217.4億立方米和142.2億立方米。流域內山丘、低崗平地,分別約占65%和35%。小廟頭以上為上遊,,水源流經山區,沿河有武岡、洞口、邵陽、新寧等紅層盆地和河谷平原斷續分佈。小廟頭—馬跡塘為中遊,多山嶺峽谷,支流中連溪上源為世界銻都──錫礦山所在地,新化附近地勢較平緩,多丘陵和小片沖積平原,為主要農耕地區。馬跡塘以下進入下遊,河谷開闊,兩岸地貌低緩,河床多沙洲、淺灘,河寬250~400米。桃江—甘溪港常年可通航50~300噸輪船。益陽以下全屬沖積平原。流域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河流補給除以雨水為主外,地下水補給豐富,多裂隙—溶洞水和喀斯特大泉。幹流柘溪水電站是湖南大型水電樞紐,裝機容量44.75萬千瓦,為湘中北電網的骨幹電源,並使河口5萬公頃農田減免洪水威脅。流域內為湖南農副產品基地,除糧食外,還產花生、茶油、豬;林業資源豐富;煤礦儲量7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