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傢口地區轄縣,著名古文化地和古戰場。位於省境西北部桑乾河畔。面積2788平方公裡,人口30.4萬。縣府駐涿鹿鎮。泥河灣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發現,證明涿鹿縣早有人類居住。下水磨村、龍王塘村和西廂廣村均發現仰紹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相傳黃帝曾居住於此,其部落與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進行戰爭,遠古時代著名的“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均發生於此,春秋戰國時涿鹿為燕上穀郡地,漢為下洛、潘縣、涿鹿縣地,隋為懷戎縣,唐置永興縣,為新州治。遼為奉聖州治,元改為保安州。11916年復改為涿鹿縣。縣境位於冀西北山間盆地區,南部多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小五臺山主峰2882米,為河北省最高峰。森林資源較豐富。桑幹河兩岸為懷來盆地的一部分,是主要農作區。年均溫8.8℃,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多冰雹和大風。礦產資源有煤、鐵、錳、鉬、銅和硫、磷等。涿鹿縣城原有磚城、土城,計九門九關。商業繁盛,有“小北京”之稱。工業有農機、化肥、食品等部門。農業灌溉歷史悠久,有明建惠明北渠、惠民南渠和1958年所建“七一”大渠。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水稻等。古跡有黃帝城遺址、竹鹿故城、遼金鎮水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