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部新興港口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市。位於自治區最南端,瀕臨北部灣。轄2區及合浦縣。面積3337平方公裡,人口123.14萬。20世紀50年代前北海為鎮建制,隸屬廣東省合浦縣。1951年改鎮為市。1952年劃歸廣西。1955年複歸廣東。1956年改為縣級市。1958年撤銷市建制,併入合浦縣。1959年改為縣級鎮。1964年複改為縣級市。1965年又劃歸廣西,同年改為自治區轄市。

  市境地勢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最高高點為冠頭嶺,海拔120米。此外,潿洲和斜陽島尚有玄武巖火山錐,附近分佈有珊瑚礁。市區原為海灣澤國,後為泥沙淤積形成西狹東寬的半島。原稱“古裡寨”。1851年後,西江航道梗塞,廣西、雲南、貴州土特產均經此轉運香港、澳門,又從港澳運進各類貨物,因而商業大興,成為中國西南各省物資出口重要港口。清末即有紅丹大帆遠航暹羅、緬甸、越南、朝鮮及上海、廣州、港澳等地。2座年吞吐量150萬噸的碼頭已建成使用;北海機場為全天候的中型機場;南寧至北海的二級公路幹線也已建成使用。

北海市區

  北海市瀕臨水產資源極為豐富的北部灣漁場,是廣西最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亦為中國南方新興漁港,有水產聯合加工廠、制冰廠、造船廠等。此外,還有豐富的淺海養殖資源,可供養殖的海面達6600多公頃,已建有文蛤養殖場和珍珠養殖場,產有世界著名的“南珠”。合浦縣有珍珠城之稱。斜陽島近年已辟為蛤蚧養殖場所。手工業有北海貝雕,為國內外著名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