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系西江左岸支流,古稱牂牁江。發源於雲南省宣威馬雄山西北麓,流經滇東、黔西南,於貴州省望謨縣蔗香雙江口與南盤江匯合後稱紅水河。流域面積2.583萬平方公裡(黔境2.044萬平方公裡),幹流長449公裡(黔境327公裡)。河源至都格為上遊,茅口為中、下遊的分界。天然落差1982米,平均比降4.4‰,年均流量39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可渡河、拖長江、烏都河、麻沙河、打幫河、大田河等。河網密度平均為13.6公裡/百平方公裡。流域西北海拔1500~2000米米,東南在800~1500米,全流域山地占85%。上遊流經滇東喀斯特高原;中遊坡降大,灘多流急,河床切割深,以峽谷為主,間有小型河谷盆地或寬谷,如都格、茅口、盤江等地,由於喀斯特發育,兩岸常見峰叢窪地、峰叢谷地、深豎井、落水洞、漏鬥,沿河常有暗河、伏流匯入;下遊主要流經砂、頁巖低山、丘陵區,坡降漸小,寬、峽谷交替,有舟楫之利,白層以下為古代水上貨運通道。

  北盤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溫15~18℃,無霜期長達280~320天,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4~9月為濕季,10月~翌年3月為幹季。北盤江屬雨源型河流,年徑流深578毫米。受季風氣候控制,年內分配不均。5~10月為豐水期,占全年徑流量的84%。最大洪峰流量5250立方米/秒,出現於7月;最小流量僅42立方米/秒,常出現於4月,洪枯流量變幅達125倍。徑流年際變化較小。因流域地勢起伏大,植被遭受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懸移質含沙量達2.4千克/立方米。

  北盤江水能資源豐富,全流域水能儲量達320.7萬千瓦,其中幹流蓄能161.4萬千瓦,可進行11個梯級開發,有多處優良水力壩址。由於河谷炎熱,甘蔗、柑橘、芭蕉、紫膠生長良好。流域內佈依、苗、彝族聚居集中。